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ID:34233252

大小:52.6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_第1页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_第2页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_第3页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_第4页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一)2009年,新世纪的第十年,也是重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经济危机中的世界,正从坍塌的市场中艰难求索复苏之路。而们年轻的共和国,穿越了60年山河巨变的岁月,再一次挺立于新的历史起点。  60年过去,我们所处的世界,经历了太多的冲突与坎坷,在发展与变革中行进,同样面临秩序的重建,同样期待破除横亘在脚下的一切障碍,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孜孜以求人类美好的彼岸。  所不同的是,6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世纪里世界巨变的结果。今天,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腾着的变

2、革热情,则更多来自年轻共和国内心无法抑制的发展渴望。  像一个迎着朝阳奔跑的青年,我们的共和国以60年不变的执着和坚韧,沿着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开始又一次现代化征程的跋涉。  人,一个国家,只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才能在现实奔腾的浪潮中把握方向;一个民族,只正确理解自己的道路,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进步。  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历史已经告诉们未来的答案。(二)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  毫无疑问,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身发展的历史纪元。但这个崭新的纪元,所面

3、临的困难和考验,所经历的挑战和艰辛,丝毫不比此前一个世纪少。  当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时间开始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除了满目创痍的社会,还一个并不清晰的未来——从未过国家管理经验的政党,如何将一个落后的国家引领上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用狐疑的眼光看着在战争废墟上插上五星红旗的新中国,看社会主义的小草,如何从这块贫瘠坚硬的大陆上挺立。  远大的目标立足于贫弱的基础,光明的前景发端于艰辛的探索,历史的豪情蕴藏着现实的挑战,新中国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尽管这种落差与冲撞,伴随着60年风雨历程,但新中国

4、终究以60年峥嵘岁月,在中华大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从贫穷落后到初步繁荣,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了”到“举足轻重”,60年间,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  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更重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约瑟夫·奈看到了“中国奇迹”的经济硕果,更看到了奇迹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因此触及了“中国奇迹”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这条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将新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60年,新中国用举世瞩目的跨越,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理,更能留下启示。今天的人们在讨论“中国奇迹”时,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这30年中国发展的狂飙突进,而奇迹的发生,又何尝不是从60年前我们踏上那条道路开始?  (三)为什么们会选择社会主义?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文明结构的重塑,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其间必然蕴含着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  回首

6、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一条历史结论分外鲜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正基于此,邓小平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必然的抉择,也是一种主体的、理性的、智慧的抉择。  如果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领导”,那么“社会制度”则是现代化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度因素的重性尤为突出。从根本上讲,184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任务,就是建立同现代化相适宜的社会制度框架,

7、而制度变革的成效往往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总任务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开始,我们选择的就是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曲折中,共和国的人民属性,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一代代人坚守。60年光辉历程表明,它是开辟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最重要的制度支撑,是共和国缔造者留给未来最宝贵的政治财富。  “只社会主义才有凝聚力”。60年来,作为一种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信仰和精神信念,社会主义制度效地集结了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动着中

8、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成为新中国现代化列车高歌猛进的动力源。  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将这个曾经四分五裂的国家凝聚成一个整体,催生了万众一心、同风共雨的强大合力。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