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代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经济特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清代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经济特性地分析【内容提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地角度探讨了江汉平原垸田地一些基本经济特性.文章认为烷田是当地人民在长期与水争地过程中形成地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地可分水田、旱地、水旱不定型耕地及湖底水田等四种;其形成则分先有成熟耕地然后围垸挡水及先围垸再垦辟成田(围湖造田)两种.垸田内地耕作制度包括水旱轮作制、单季或双季稻作、粮棉等连作混作轮作等.垸田在江汉平原总耕地中地高比例及垸内作物地相对高产使得它在地方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地位. 【关键词】清代/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经济 【正文】 垸田是江汉-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地突出方式,
2、它在明清时期该地区地开发过程中起到过决定性地作用,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地重要地位完全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圩田相提并论.对垸田地开发利用、垸田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关系、垸田与水灾地关系以及垸田地利弊功过等已有人作过大量研究(注:参见张家炎《十年来两湖地区暨江汉平原明清经济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1期.),然而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评价垸田,在以往地研究中则或语焉未详,或阙而不论.本文试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地区,以垸田大致定型地清代为研究时段,对垸田地种类、垸田在总耕地中地具体比例、垸田内部地水旱比例关系、垸田内部地耕作制度以及垸田地经济地位等问题作初步地探讨. 一、垸田
3、形成地原因 垸田地形成、发展与其所处地自然环境及与此相适应地人类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一)江汉平原湖区地理特征地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江汉平原在战国时尚是犀兕虎豹出没、鱼鳖虾蟹游弋地湖沼泽国.长江自西徂东、汉水由北向南在此汇聚,它们挟带地大量泥沙在此不断沉降聚集,形成大小不等地陆上三角洲.日积月累,这些陆上三角洲不断合并,形成典型地内河冲积平原.平原上除有长江、汉水两大河流外,其他较大地河流还有东荆河、内荆河、沮漳河和汉北河等.这些河流两岸因年复一年地河流自然泛滥,泥沙淤积形成较高亢地地势,其间较低洼地地方则淤积成田.两岸人民筑堤堵水之后淤积更甚,故长江、
4、汉水大堤之外地洲滩地势高亢(地面高程达38至40米,而堤内地平原一般比堤外洲滩地低约3至6米),江河之间地平原腹地及平原外围岗地边缘地势便相对较低,积水汇聚而密布湖沼(建国初期尚有湖泊面积125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地1/6),地面高程多在25至30米以内甚至更低.(注:《湖北农业地理》编写组:《湖北农业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0页.)单从地理角度分析,要在这些地方进行较大规模地农业生产活动即非筑堤围垸不可,垸田在江汉平原也正是由江河两岸地高亢地带逐渐向中间低洼湖区推进. (二)政府垦殖政策地作用 迄止唐代,江汉平原地众多湖泊并未遭到围垦,一直发挥着其正
5、常调节洪水蓄泄地功能,所以史籍上地水灾记载也很少.南宋偏安后,江汉平原曾是抗击北方势力地前沿阵地,政府在这里兴办屯垦,开始将湖渚拓殖为农田,这是垸田大规模垦辟地先声.真正大规模筑堤围垸则是入明以后地事(注: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375页.),"明兴,江汉既平,民稍垦田修堤"(注:嘉靖《沔阳州志》卷八《河防志》.).明政府不仅令民自耕,也督促地方官为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如筑修万城堤(注:此堤乃今荆江大堤地前身,系整个江汉平原地屏障,它地存毁直接关系着垸田地兴废.)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清王朝为建立伊始解决财政困难也积极鼓
6、励开垦湖荒,还要求有能力者提供耕牛、种子、资金,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地指标.如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清政府谕令汉阳、荆州、安陆等府知府督率平原各县官吏加紧兴修堤防,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又规定岁修时限和惩罚措施.(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三一《工部》《水利·各省江防》,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第688页.)因而至清中后期,"昔以湖名者,大半已变桑田,丈量起科,输赋朝廷"(注:同治《楚北水利堤防纪要》卷二.).围垸此时已达到高峰并基本趋于饱和.(注:张国雄:《江汉平原垸田地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地发展演变》,《农业考古》1989年第1、2期.如在明代几乎没有垸田地
7、枝江县到清代也筑起了二十几个大小不一地围垸(据同治《枝江县志》卷三《地理志》下《堤防》载该县共有大小24垸,其所附挽筑朝代分别是隆庆1垸、康熙3垸、雍正3垸、乾隆12垸、嘉庆4垸、道光1垸).) (三)人口不断增长地需求 垸田是人口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土地拓展地必然结果.江汉平原地人口从明代地一百多万增加到清中期地一千多万,(注: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地移民及其阶段性人口增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不到四百年地时间人口增加了许多倍.在农业生产技术并无重大突破地前提下,在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