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20577
大小:13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04
《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谢华安1,李义珍1,姜照伟1,卓传营2,张上守2,郑荣和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35003;2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365100)摘要:在福建省尤溪县建立再生稻良种良法超高产示范片6.7hm2,5年平均产量头季12811kg·hm-2,再生季7512kg·hm-2。研究明确:(1)头季以每穗粒数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次为每m2穗数,二者合计对形成超高产的贡献率达99%。达到产量12~14t·hm-2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为每m24.5~5万粒,其穗粒结构,汕优明86为每m2300~340穗,每穗
2、140~160粒,大穗型的Ⅱ优航1号为每m2240~280穗,每穗180~200粒。(2)再生季以每m2穗数变异最大,与产量相关最密切,次为每穗粒数,二者合计对形成超高产的贡献率达97%。达到产量7~8t·hm-2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为每m23~3.5万粒,其穗粒结构,汕优明86为每m2560~600穗,每穗50~60粒,大穗型的Ⅱ优航1号为每m2440~580穗,每穗60~80粒。(3)头季超高产的难点是如何在足穗数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大穗,突破每m2总粒数的瓶颈。主要调控技术是:早播早栽,延长本田营养生长期;壮秧密植;畦厢
3、式种稻结合间歇性沟灌;改进施肥技术。(4)再生季超高产的关键是大力提高腋芽萌发率,形成比头季多一倍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之不足。21主要调控技术是:种好头季稻;提高根系后期活力;高留稻桩;重施芽苗肥。关键词:再生稻;超高产;产量结构;调控技术我国1600多年前就有再生稻零星栽培的记述。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一批具有高再生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问世,利用单季杂交稻的茎生腋芽萌发成穗又收成一季再生稻,才成为一种新的种植制度悄然崛起。1997年我国再生稻发展到75万公顷,头季单产7.5t·hm-2左右,再生季平均单产2.04t
4、·hm-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多个强再生力的超级杂交组合,在尤溪县作再生稻栽培。6.7公顷中心示范片5年来头季平均产量超过12t·hm-2,再生季平均产是达到7~8t·hm-2,由此辐射带动全县6000公顷再生稻生产,头季和再生季5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062kg·hm-2和4413kg·hm-2。显示了再生稻良种良法的巨大增产潜力。估计我国南方有300多万公顷稻田适宜种植再生稻。这是一个确保未来粮食安全的亟待开发的宝藏。现将近期关于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骥为提升大面积的生产力提供参考。作
5、者简介:谢华安,1941年生,研究员,院长,主要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2004BA520A12-2,5)211材料与方法1.1示范片的产量验收及产量构成调查2000~2004年在示范片种植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先后有汕优明86、Ⅱ优明86和Ⅱ优航1号。每年在头季成熟期和再生季成熟期,都组织专家对示范片按产量高中低水平抽样验收产量,每丘抽样田收割不少于67m2,称湿谷后取1kg晒干扬净称重,计算扬净晒干率,再按含水量13.5%核算干谷量,最后按各级产量水平所占面积比率,计算出示范片的加权平均产量。验
6、收产量同时,每丘抽样田分5点计数50丛穗数,取10丛考种。2000年还在头季调查30丘,再生季调查25丘汕优明86的不同产量水平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方法是每丘田分5点收割2m2稻株,计数穗数后脱粒晒干,扬净称重,另取10丛稻株考种。1.2氮肥水平试验2001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进行。头季设6种施氮水平(每m2施N0g,7.5g,15g,22.5g,30g和37.5g),按基蘖肥与穗粒肥8︰2分施。试验田的再生季各处理每m2统一施N17.25g。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18m2。再生季也设6种施氮水平(每m2施
7、N0g,5.75g,11.5g,17.25g,23g和28.75g),按促芽肥与促苗肥8︰2分施。试验田的头季每m2统一施N22.5g,P2O515g,K2O22.5g。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18m2。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见参考文献4、6,其他试验设计及方法见参考文献2、3。1.3统计方法21按以下标准化方程求算各产时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系数(P):P1+r12P2+r13P3+…+r1nPn=r1yr21P1+P2+r23P3+…+r2nPn=r2yr31P1+r32P2+P3+…+r3nPn=r3y……在通
8、径分析中,产量的总变异,等于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相关系数与直接通径系数乘积之和,并标准化为1:∑(y-)2=r1yP1+r2yP2+r3yP3+…+Pe2=R2+Pe2=1由方程看出:r1yP1、r2yP2、r3yP3等表达了x1、x2、x3等构成因素引发产量总变异所占的份额,即贡献率。式中R2是各构成因素对产量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