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拟题方法

申论拟题方法

ID:34219718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申论拟题方法_第1页
申论拟题方法_第2页
申论拟题方法_第3页
申论拟题方法_第4页
申论拟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拟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申论指导:申论的六大拟题方法  第一节 “未必”法  申论考察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而我们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其实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却“未必”“是这样”,于是就形成了社会问题。谈到这里,或许很多考生会感到不解,以下以实例为大家逐步分析这个社会问题的共同点,并分析如何使用“未必”法来拟出较佳的题目。  方法一:在应该“成立”的一对因果关系词之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  “有为”未必“有位”  ——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拟题分析:“有为”和“有位”本身就是互

2、为因果的,正常的情况下,“有为”的人是应该要获得相应的“位置”的,但如果这个应该“成立”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成立时,就会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了。就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是属于“有为”的群体,但是就业难这个现象让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了。考生如果以这个角度来作为自己的题目,无疑就准确地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范例二】  安全检查未必安全  ——关于“S-KII”事件的冷思考  拟题分析:这个社会问题讲的是在我国销售的日本化妆品“S-KII”可能对人体有害这一事件。印象中,不少国人对这个事件的主角—

3、—日本化妆品的生产厂商非常地痛恨。但痛恨之余,我们也要自我反思,如果“S-KII”真的对人体有害,首先应检讨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毕竟“S-KII”已进入中国销售多年,而且一直是合法销售,即每一年进口的日本化妆品都是经过我国有关海关部门的安全检查才得以进口,但现在告诉国人,通过我国“安全检查”的商品却是“不安全”的,这又如何解释呢?所以需要加强的恰恰是提升我们自身“安全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了。  方法二:在一个“四个字组成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  【范例】“开拓”未必“创新”9/9——国有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硬件”而忽视了“软件”  拟题

4、分析:在我们的词汇中,开拓创新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词汇,“开拓”与“创新”两种含义是缺一不可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常常是做对了一半,忽视了真理的另外一半,于是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一样,不少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应对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时,更多地是采用大规模扩张的方式,就像不少做家电的企业竟然要进军房地产业,做电脑的企业想去做手机业务,一味地强调“开拓”,以为“开拓”就等同于“创新”,常常忽视企业的“软件”建设,忽视了“创新”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建立在企业“软件”发展的基础之上。于是我们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5、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开拓”未必“创新”这个题目表现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  方法三: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可承受”未必“可接受”——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  拟题分析:在一些人固定思维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将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相互“混淆”,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在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次谈到“提价”,提价者常常首先将人民可以“承受”价格提升,同义“偷换”为可以“接受”价格提升。很多的社会问题的矛盾关键常常都是“一字之差”。而这种“一字之差”,考生可以用“未必”二字将其相互连接,含蓄地表达我

6、们的质疑。  【范例二】“价高”未必“质高”——消费不能只看“价格”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消费者消费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片面地追求高价商品,错误地认为“高价的商品”一定质量高。这种消费观念常常引致许多消费者权益的受损,如每年中秋时常在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范例三】“合法”未必“合理”——城管的合法执勤也应该“合理化”9/9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城市管理问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于城管人员暴力执法的投诉时有发生,问题关键在于,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合法”的,但

7、如果采用“暴力”的手段去执法,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了。  第二节  提问法  在写申论文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在文章中主动寻找并提出问题,而申论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考察考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拟题目时选择提问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重要报纸的评论性文章中,也有大量使用提问方式来拟题目的评论文章,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范例】以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所涉及的“农民增收困难”为例  我们先初步拟一个简单的题目:农民如何实现增收?  推敲思路一: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

8、,我们可以做简单的推敲,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发现题目中有三个要素,一是主语“农民”,二是谓语“如何实现”,三是宾语“增收”。再这三个要素当中,主语“农民”是不能改动的,因为主语改动将导致整个题目意思的变化,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