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宫红场(导游词)

红宫红场(导游词)

ID:34215484

大小: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红宫红场(导游词)_第1页
红宫红场(导游词)_第2页
红宫红场(导游词)_第3页
红宫红场(导游词)_第4页
红宫红场(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宫红场(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宫红场讲解线索:概况——红场——红宫概况汕尾市历史悠久。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海丰县建制,清雍正九年(1731年),从海丰县分出陆丰县。清初以来,汕尾开埠(bu),沟通海外,逐渐繁荣,曾有“小香港”之称。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创建汕尾市,辖(xia)一市两县三区(一市是陆丰市,两县是海丰县、陆河县,三区是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和华侨管理区)。汕尾市依山伴海,风光旖旎。最为著名的风景区首推陆丰市玄武山——观音岭海滨旅游区,这里以其“神、海、沙、石”兼备的风韵,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汕尾还有纪念抗元英雄张

2、世杰、陆秀夫保护宋少帝的待山渡,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饭亭”,周恩来、叶挺抢渡碣石湾遗址等名胜古迹。纪念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进行革命活动的红宫、红场就坐落在海丰县城中心。红宫红场坐北朝南,总面积24071平方米。在大革命时期,以彭湃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在此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61年红场红宫被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讲解红宫红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彭湃。彭湃,乳名天泉,学名汉育,留学日本时改名彭湃,是中国共产党员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中国革

3、命的历史上首创“五个第一”,即:实行土地革命、成立总农会、在广州首创农民运动讲习所、领导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府。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到彭湃同志战斗过的地方参观,让我们一起了解早期革命先烈的举步维艰和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红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红场。红场原名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清末倒塌成为草埔。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彭湃同志指示在该地兴建“红场”,作为庆祝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的会场。8我们先看一下红场的大门,大门上装潢着凸线花条图案,门额上浮塑彭湃手书的“红场”两个大字,门口两边写有“铲除封

4、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对联。1927年12月1日,彭湃和红二师的主要领导在这里召开了有五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当大会主席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全场欢腾,红旗飞舞,乐鼓喧天,欢呼声,鞭炮声震天动地,场面热烈壮观,在这热烈的气氛中,彭湃代表中共中央祝贺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大家看,矗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彭湃同志的铜神像,这尊铜像是1986年10月为了纪念彭湃烈士诞辰90周年而铸的,铜像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铸造,由徐向前元帅题字,铜像高3.2米,加上花岗岩基座高5.5米,坐北朝南,气势昂然。大家知道吗?现在铜

5、像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举行庆祝大会时的传声台。在铜像后面有座红色的亭子叫“纪念亭”。是为了纪念1928年元月有叶镛、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和由董朗、颜昌颐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红二师在这里与海丰工农革命军会师,由海丰人民政府于1992年建立的,纪念亭碑名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红宫各位游客,参观完红场后现在我们到红场右侧的红宫参观。红宫原为明代学宫,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29年),由海丰知县郑源所建。红宫现存面积18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两厢配殿。1927年10月,海丰人民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

6、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配合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武装夺取政权。同年11月在这里召开了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会场四周都刷以红色,场内则用红布覆盖墙壁,代表红色政权,从此改称“红宫”。1.棂星门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红宫的大门棂星门,棂星门为石牌坊状,由六根柱子组成,中间高,两边低,在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兽成“辟(bi)邪”,也叫“朝天吼(hou)”,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在大门的门额上刻有“棂星门”三字,“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8,相传为天上28星宿之一,主管文化。

7、学宫大门叫棂星门,含有招取贤士之意。在棂星门两侧的门额上分别刻有“金声”、“玉振”。“金声玉振”出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罄(qing)告终,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1.泮(pan)池泮桥各位游客,经过棂星门,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泮池泮桥。泮池泮桥是文庙特有的建筑,也是文庙区别于其它寺庙的主要特征之一。泮池也叫泮水。“泮池”一名源于西周时诸侯设立的大学“泮宫”。《诗经·鲁颂·泮水》云:“既作泮宫。”据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泮宫

8、即学宫,泮池为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后人出于尊孔,把泮池作为文庙水池专用名称。在泮池上的拱形石桥叫泮桥,因而得名。在封建时代一般人进文庙需绕池而行,只有获得科举功名的读书人才能从泮桥昂然而过,跨过泮桥成为当时读书人的一种荣耀,“泮桥”作为学宫的建筑之一,起作用或许有激励学人的成分,是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