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15451
大小:55.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教育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及发展策略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及发展策略word版下载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及发展策略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及发展策略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教育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教育市场的开放,教育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通过简析教育服务贸易的目前状况,探讨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并针对现有理由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境外消费1006-411
2、7(2011)07-0252-01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在国与国之出于经济目的进行的教育服务输出与输入,是将教育资源这种无形商品视同有形商品进行跨国交换。包括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其他教育服务等。教育服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具有交换性和市场性,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具有同时性和共发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活动必定以教育服务形式进入社会市场。在教育市场中高质量、优质、有特色、有品牌的教育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形成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性消费。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冃前状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整个国际
3、服务贸易的构成中,教育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服务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境外消费方式为主的教育出口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尤其在近两年人数达到了最高峰(见表1)。另一方面,我国以境外消费的方式进口教育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见表1),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服务贸易在全球化过程中呈现出高科技化特征。远程教育服务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快速发展,商业存在模式也取得很大突破,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合作办
4、学发展迅速。教育领域人员的国际流动数量大幅增加,与国外人才培养机构的交流增加。表12008年——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人数统计表资料来源:新浪网,[http://sc.sina.com.cn/edu/study]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理由(一)教育服务贸易存在严重逆差。我国一直把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来进行,忽视了教育背后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民币升值使留学费用相对下降,同时西方国家放松了留学政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反之,人民币升值也造成来华留学
5、的人数越来越少,这样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越来越大。我国公费、自费等各类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万人,而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只有39万人归国,回国率仅为28%,留学经济逆差达到近百亿元人民币。(二)学历和学位的国际认可度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对落后。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学历和学位仍不能得到认同,大学毕业生在国外就业I•分艰难。这是制约我国教育服务出口和教育进口贸易
6、规模居高不下的重要理由。(三)教育服务贸易壁垒重重。主要表现为:第一,跨境交付壁垒,即一成员方对其他成员方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函授教育所颁发的学位和证书等证明文件或资格在认可与转换方面进行限制。第二,境外消费壁垒,限制学生流动方面,使学生在境外获得的学位在国内不予承认。第三,商业壁垒,即不能获得国家执照。第四,自然人流动壁垒,主要有国籍要求、移民限制、资格认定和需求测试等。三、推动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一)积极拓宽现有市场。我国有近83%的高等教育市场未被开发利用,市场潜力巨大,应采取措施积极拓宽现有的市场:
7、1、完善来华留学所需的公共服务,为留学生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各种资助,建立健全我国的留学公共服务管理系统。2、改革现有的课程内容,建立特色课程群;在海外设立代理机构,举办定期的中国教育展;在教育发达地区设立若干教育特区,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倡导投资体系和方式多元化;引入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机制,遵循产业和市场运转规律以减少贸易逆差。3、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且稳定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合理设置学科,进行错位竞争,中医、中文等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虽是冷门学科,但这些传统学科正是其
8、它国家所缺乏的,是潜在的来华留学教育需求市场。(二)采取措施吸引留学生归国。加大投资力度,搭建创业平台,开展高层次人才回国资助试点工作。重视引进人才要与创新环境建设同步,可以建设高科技园区,遵循创新规律抓好吸收人才的基础工作,建立双向、动态的海外华人高科技人才信息库;完善开发高科技人才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和引进的适当规模。(三)完善我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