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

ID:34215130

大小:6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_第1页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_第2页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_第3页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_第4页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代皇帝传略之道光帝旻宁潘振平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第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一帆风顺的继统者    旻宁原名绵宁,爱新觉罗家族传至他这一代,是为“绵”字辈。乾隆帝在世时曾经说过:“绵字为民生衣被常称,尤难廻避,将来继体承绪者,当以绵作旻”。故绵宁继统之事成为定局,即遵照乾隆帝当年的谕旨改名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文中一概作“旻宁”。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姓名的避讳问题,曾引起不少风波。让皇帝以比较冷僻的字取名,不失为聪明的办

2、法。    旻宁的生母喜塔腊氏,是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尔经额之女,嘉庆帝颙琰为皇子时,乾隆三十九年册为嫡福晋,嘉庆元年立为皇后,翌年去世,死后称孝淑皇后。在清代所有的皇帝中,嫡出的只有旻宁一人。他曾经有过一个长兄,但出生仅三个月就病死,连名字都来不及起,所以旻宁实际上又可以算是长子。清朝不立储君,康熙帝曾一度学习汉人立嫡长子为皇太子,不久即废。雍正帝创设秘密立储之法,也不是立嫡立长。但嫡长子在继承皇位上,当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旻宁六岁开始读书,授读的是翰林院编修秦承业和检讨万承风。成年以后,旻宁又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院侍讲学士徐廷页“朝夕

3、讲论”。汪氏为嘉、道年间名臣,史传称其“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多闻渊博”。旻宁对其十分敬重,称其讲学“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于师道、臣道可谓兼备”。旻宁所受的传统教育是十分严格而系统的,而且似乎也颇以此自诩。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在文华殿的经筵上常常是侃侃而论儒家的经典。    生活在乾隆朝的繁华气氛中,旻宁是无忧无虑的。乾隆五十六年,他有了一个对一生十分关键的机遇。这一年秋,他初次随扈行围威逊格尔,引弓获鹿。乾隆帝大喜,赋诗有“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之句。诗中所云“所喜鼋先早二龄”,是说他本人12岁初次随扈行

4、围得熊,而旻宁这次初猎获鹿,年仅10岁。尽管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被射中的熊和鹿究竟死于何人之手,但从这个自称为十全老人的君主的诗中,确实可以体会到他为江山后继有人的预兆而喜悦万分。 嘉庆帝即位时,旻宁已14岁。第二年,他的父亲即为他指定了一门亲事,娶的是户部尚书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长大成人的旻宁,“颀身隆准,玉理珠衡”,仪表高贵,举止得体。他既有祖父的真心宠爱,又有父亲的着意栽培,由他来承继爱新觉罗氏的帝统,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旻宁正式被立为皇储。“由是寿皇展拜,则命随行;裕陵敷土,则命恭代;隐然以神器攸归,面稽列圣,寅承对越

5、,胥寓深心。”    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闹得翻天覆地,种种社会矛盾也日趋激化,但旻宁的生活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在嘉庆帝赐名的园居“养正书屋”一住就是20多年。作为皇储,他既要表现出对朝政国事的判断力,又不能有过份热心的言行,也不能随意结交官员;他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更谈不上付诸实施了。旻宁成为皇储之时,正值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所以嘉庆帝屡屡嘱其“屏窥测,杜猜疑”,“见于毓庆官题咏者,不啻再三”。旻宁这一段日子是如何渡过的?史籍中称其“日与诗书相砥砺”,最后写成了《养正书屋诗文》40卷。他亲笔书写了“至敬、存诚、勤学、改过”4个条幅,挂在

6、屋中,即位后又移至自己的寝殿。之所以要写这些条幅,一半是出于修身养性,另一半可以说是向皇父表露心迹。    这种长期的韬晦生活对旻宁的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道光二年五月,仓场侍郎莫晋因盘查仓场事与户部等意见不合,回奏又“负气辩论”,顶撞冒犯。旻宁在其奏折上写了一些措词严厉的批语,而后又写道:“尔大臣等阅此,必谓朕勃然矣。不然。朕自幼承受鞠育之恩,择师诲导,涵养有年。虽不敢自信恢宏,亦不知粗厉偏狭。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气愈和。此朕自励之常规也。”旻宁后来成为清朝帝王中一位典型的守成之主,一举一动,莫不恪守祖制,循规蹈矩,与他在潜邸中的常年磨炼

7、当不无关系。    13/13嘉庆十八年九月,旻宁随其父巡狩木兰,因连天阴雨绵绵,故先期回到京师。他这一回来,正赶上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变。嘉道年间,北方地区的白莲教诸门派活动频繁,统治者虽然采取了残酷的剿灭手段,但始终未能平息,甚至京畿重地的百姓也纷纷传习。这一年,久居京郊的天理教坎卦教主林清策动了一次起事,准备在内廷信教太监的接应下,攻入皇宫,一举推翻清帝的统治。九月十四日,林清教徒200余人潜入京城,翌日在太监的引导下,分为两路,由西华门、东华门攻入紫禁城。时曼宁正在上书房读书,闻讯即命侍者携鸟枪入,并下令看好四门,敦促官兵入内剿捕。攻入西

8、华门的一支义军,已杀到隆宗门,并足俞墙进入皇城。旻宁立于养心殿阶下,以鸟枪击中两名已经爬上房顶的教众。此时清廷上下乱作一团,但义军准备不足,组织很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