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ID:34208900

大小:1.14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3-04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_第1页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_第2页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_第3页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_第4页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第五章_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5.1原子结构5.1.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上述实验中K为负极,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是气体(H249),B为正极,两级电压很高。P为屏幕,电子打击后会有显示。无磁铁时,正对狭缝有电子打击屏幕,有磁铁时,会偏转。5.1.2 原子结构模型49495.1.3 核外电子运动特点氢原子发射光谱49――里德堡经验式―――现在的解释49上述实验现象只能解释为电子从较高能量状态变为稳定的状态(基态),同时释放部分能量――光子的能量。若电子在核外运动的能量连续,光谱应该连续,否则,电子的能量状态是一定的、不连续变化的。这就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按照能级层排列,每一层具有对

2、应的能量――即能量量子化(受光电现象启发)。电子衍射实验电子衍射实验表明电子即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49电子衍射示意图CsI箔电子衍射图49 核外点子运动特点:1)具有不同能量,但不连续变化,而是量子化;2)具有波粒二象性;3)高速运动,但不能用经典牛顿力学定律描述,无确定的轨迹,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即用出现的概率来描述。5.1.4 量子力学处理概要1)用波函数ψ(x,y,z,t)来描述原子(电子和核)的运动状态。对于基态(稳定状态),运动不随时间变化,此时:49ψ(x,y,z)――稳态波函数;若随时间变化,则:ψ(x,y,z,t)――含时波函数。原子运动时,核几乎没有变化,

3、只是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故ψ(x,y,z,t)实际是相当于以核(静止)作参照的电子运动状态。波函数ψ(x,y,z)(可以是复数)的模ψ(x,y,z)2=ψ(x,y,z)×ψ(x,y,z)*表示出现在空间(x,y,z)点的概率密度。1)核外电子运动符合某些规律――相应的运动方程――典型的运动方程之一――薛定格49(Schrödinger)方程。1)量子力学处理的结果定性(解释)结果a)按照能量,电子分层排布,用主量子数n表示。能量由低向高,n分别为1;2;3;4―――;n也大致表示了离核的远近,n越小,离核越近。之所以说“大致”是因为外层的电子也有可能在内层的空间运动,而不是象球壳一

4、样分布。b)49在每一主能级层(n相同)的电子能量是简并的(所谓简并,就是大致相等,高分辨下有稍微差异),不同能级层的能量不同,体现量子化特征。a)电子在核外运动有一定的空间与伸展方向―――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轨道中运动时,相当于一个带电体的运动―――运动形式之一―――绕核转动,此时具有角动量(矢量),角动量L在x、y、z轴具有分量。49因电子带电,在轨道中运动时也相当于以带电体运动,此时具有磁矩(矢量),磁矩在x、y、z轴方向也具有分量。原子、分子常在电磁场下(光谱实验等),一般将电磁场的方向规定为z轴方向。轨道运动具有角动量,就产生相应的磁矩,磁矩在z轴有分量,这一分量与外加磁

5、场会发生相互作用,故常讨论z轴分量。  L的取值也是量子化的,只能取某些值,用l来限定,但l受到n取值影响,有下述关系:n一定时,l可取的值为:0;1;2;―――(n-1)。L在z轴的分量取值也是量子化,由m(磁量子数)来限定,在某一个l值之下,m的取值只能为0;±1;±2;―――±l。49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的伸展方向(相对于z轴有一定的夹角),而这种夹角决定了就决定了轨道角动量在z轴方向的分量,也就决定了m取值的大小。由n、l、m决定了波函数的空间形状与伸展方向,即原子轨道ψnlm。每一类原子轨道是简并的。原子轨道类别 spdf空间伸展方向1357空间伸展方向决定了这类轨道的数

6、目。P轨道(三个)49d轨道(五个)49f轨道(七个)电子在轨道中运动时,有两种自旋方式―――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自旋也产生角动量,该角动量在磁场方向也有分量,其分量由自旋磁量子数49s来决定,s只能为±1/2。自旋不同时,在磁场与高分辨仪器下电子具有的能量也会产生一定细微差异。由n、l、m、s四个量子数决定了电子在什么(形状)空间运动、具有的能量的相对高低、角动量的大小取值、自旋方式。于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层对应于n=1,2,3,4又 K,L,M,N层49电子层主要是按照能量高低来分的,也大致是离核的远近距离。每一层电子(多于2个之后),又分为一些亚层:层   K

7、   L  M     N亚层  s  s,ps,p,ds,p,d,f5.1.5 能级交错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一方面受到核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其它电子的斥力。对于多电子原子,核的吸引力是一定的。屏蔽作用:49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相当于减小了核对电子的引力,这一作用称为屏蔽作用(效应)。屏蔽作用使电子尽可能远离核的吸引,能量升高。钻穿作用由于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形状与位置,使得有一些原子轨道有一部分空间伸展到内层,称为原子轨道的钻穿效应,结果是使电子更靠近核,能量更低。屏蔽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