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97971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法律、道德、文明、纪律教育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律、道德、文明、纪律教育讲座主讲人:赵远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 人们生活在社会上,由于处境和利益的不同以及思想和行为的多样性,相互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或联系,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碰撞或冲突,也就是说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为了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碰撞和冲突,即为了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国家的社会秩序,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就需要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用什么来规范呢?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治规范、经济规范、文艺规范等
2、等都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而法律和道德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法治和德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法治和德治也仍然是我们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我们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需要德治,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法治的重要性看得比较清楚,而对德治的重要性却认识不够,甚至忽视了德治的作用。结果,法治也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
3、略。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 在2001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深刻地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在十六大报告
4、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承。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个治国方略,对于综合解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 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法律和道德的特点及作用 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内涵)?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所制定和由法院、警察机关等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社会性规范)。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基于人们内心评价机制的行为准则,它既不是由国家制定的,也不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调整社
6、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法律和道德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 由于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法律把社会成员的权利界限和义务责任用明确的条文规定下来,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明确性和逻辑性,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手段要有效用,当然要仰仗社会成员守法的自觉意识,但法律主要靠“他律”,是靠外在的强制力来发挥作用,是通过社会成员的惧怕心理来起作用的。法律在社会成员违法犯罪和蔑视法律规范时,可以依靠国
7、家机器强制执法,直至采取剥夺公民权利、限制人身自由及至消灭肉体等极其严厉的措施。因此,法律的约束功能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也就是说,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法治”的主要内涵。 然而,道德规范却不具有以国家权力作后盾的强制性。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教育、舆论、习惯和传统对人们发生作用的,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社会规范的。所谓“说服力”,主要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
8、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