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95112
大小:10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4
《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说明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北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说明 整理: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志红 Ⅰ.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2、、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Ⅱ。考试范围和要求。 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名著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文学作品为主。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
3、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Ⅲ。考试要求 语文学科考试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实践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Ⅳ考试内容 知识积累与运用
4、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认识3500个常用字。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见附录一) 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见附录二、三) 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5、偶、反复、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口语交际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简明、连贯、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能针对不同对象,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抓住对方表达的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古代诗词阅读(见附录四) 理解词义和句意。 划分朗读节奏。 欣赏词语和句子。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6、)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领会科技作品中说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
7、据、图标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态度、观点和情感。 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写作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根据需要,能写简单的应用文。 准确、全面的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和写作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写记叙文,做到内
8、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