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为生活中磨刀的示意图,磨刀石静止不动,刀在手的推动下从右匀速运动到左,发生位移X,若磨刀石与刀之间的摩擦力人小为%则下列叙述屮正确的是()/爲"刃〃〃〃〃〃〃〃〃〃〃〃〃〃A.摩擦力对刀做负功,大小为F(xB.摩擦力对刀做正功,大小为FfXC.摩擦力对磨刀石做正功,大小为FfXD.摩擦力对磨刀石不做功2.锤子打击木桩,如果锤每次以相同的动能打击木桩,而每次均冇80%的能量传给木桩,且木桩所受阻力&与插入深度x成正比,若第一次打击使木桩插入了全长的寺那么木桩全部插入必须捶击多少次
2、?3.—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求:甲乙⑴在第1秒内、第2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Wi、W2;⑵前两秒内力F的总功Wf及滑块所受合力的功W.2.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i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肌力恒为行,贝1」()A.0〜俎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B.〜十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咗+认c.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巾=(
3、器D.心〜上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护3.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的楔形物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山静止开始从倾角分别为a、B的两个光滑斜面的顶端滑卜一,则F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B.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吋间相同C.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D.物体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同6.1.—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最的人小Au和碰撞
4、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变化量AR为()A.Av=0B.Av=12m/sC.AEk=1.8JD.AEk=10.8J7.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浙时,英速度大小为令©设小球在运动过程屮所受空气阻力的人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3A.-mg3B.花mg7C.花mg7D.—mg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0点,与0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己知0P今,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则
5、:fI⑴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⑵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为多少?⑶若初速度%=3百1,则小球在从人到B的过程小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9.2.甲、乙两物体质量Z比巾】:m2=l:2,它们为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⑴若它们的初速度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⑵若它们的初动能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10•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s=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0=37。
6、,&、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加=4.30m、h2=1.35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人点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BsC(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笫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吋间间隔;⑶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111•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从半径R=1.25m的二光滑圆弧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鬪弧轨道竖直固定,其末端B切线水平.a、b两轮半径厂=0.4m,
7、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传送带右端点C距水平地面的高度力=1.25m,E为C的竖直投影点.g取10m/s2,求:(1)当传送带静止时,滑块恰能在b伦最高点C离开传送带,则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⑵当a、b两伦以某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滑块从C点飞出落到地而D点,已知CD两点水平距离为3m.试求:a、b两轮转动的角速度和滑块与传送带I'可产生的内能.1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冇一物体,它的左端接连着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
8、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B.物体的机械能不变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13.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④U点山静止出发,⑥,沿着动摩擦因数为卩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半澄出⑥,最后落在水池屮,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门由调卩画(gKX10m/s2).求:⑴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