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80177
大小:6.60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3-04
《园林景观风格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园林艺术风格一园林景观风格分类11.1自然式、规则式11.2意境派的中国园林41.2.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41.2.2造景中的常用植物61.3精致派的日本园林81.3.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81.3.2造景中的常用植物111.4情趣派的东南亚园林121.4.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121.4.2造景中的常用植物131.5古典派的欧陆园林131.5.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131.5.2法式宫廷遗韵的颓然复古花园151.5.3英式风格花园171.5.4精巧的德式庭院设计201.5.5造景中的常用植物22一园林景观风格分类1.1自然式、规则式一、自然式自然式园林(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第一类自然
2、是原始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天然景观。景观的形成依赖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没有对它产生太多影响,诸如山岳、湖泊、沼泽和峡谷等地区。第二类自然是人类生产生活改造后的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文化景观(culturelandscape)。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施加了各种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以生产和实用而不是视觉和美学为目的,但往往是顺应并融合了第一自然而产生的,而且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第三类自然是美学的自然,这是人们按照美学的目的而建造的自然,在历史上它往往是模仿第一或第二自然而建造的,是对
3、前两者的再现或抽象,但选择原型的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东西方各种风格的园林都属于这一范畴。第四类自然是被损害的自然,在损害的因素消失后逐渐恢复的状态。例如,德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三、中国自然式园林代表作: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苏州)个园(扬州)其它的,如:瘦西湖公园(扬州)花港观鱼公园(杭州现代公园)七星公园(桂林)四、国外自然式园林的发展1712年英四、国外自然式园林的发展国作家丁•艾迪生指出:英国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树木应该枝叶繁茂地生长,不应该剪成几何形。肯特(WilliamKent)是早期英国自
4、然风景式造园家,他抛弃了几何式园林,代之以自然风景式园林。他说:“大自然是厌恶直线的”,他把前人遗留下来的通直的林荫大道,全部破坏,并采用中国“曲径通幽处”的方法加以改造。1858年,美国奥姆斯特德和建筑师Vaux在他们共同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总图上。(我国当前译为“风景园林”)L.A(LandscapeArchitecture)风景园林是奥姆斯特德创建的学科,是要承担地球表层规划和国土规划工作的。中央公园于1873年全部建成,历时15年,面积达340万平方米。有总长93公里的步行道,9000张长椅和6000棵树木,每年吸引多达2500万人次进出,园内有动物园、运动场、美术馆、剧
5、院等各种设施。人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动物。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田园般的绿色环境。中央公园的建成大大地刺激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二、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植物配置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中外对比来对自然的模仿,模仿的原型不同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模仿原始状况的大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模仿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例如,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
6、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的意志。规则式的例子——凡尔赛宫设计者——勒诺特尔理念:“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所谓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所谓统一,即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都要服从几何比例原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楼盘需要配套完善、美观独特的花园绿地。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是模仿西式花园,中式花园甚少。而刻意模仿的少数中式花园
7、作品往往是只得皮毛,未见精髓。怎样才能更好地领略到中式花园的本文拟就中式园林艺术作一简单的剖析。1.2意境派的中国园林1.2.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中式花园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