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

ID:34178022

大小:59.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_第1页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_第2页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_第3页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_第4页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及其完善摘要: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体系的两大阵营'‘著录派”和“注释派”对立所导致的混乱局面。让作者、读者和编辑备感困惑。应借鉴新的国际标准IS0690:2010的先进理念,尽快完善我国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关键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IS0690:2010;著录派;注释派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164-03从信息的角度看,编辑工作的实质就是信息加工。只有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被人们利用。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活动中创造人类精神成果的有机组成部

2、分,对其规范著录是信息处理规范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虽然历经数十年努力,目前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现状仍不容乐观。只有瞄准参考文献著录的相关国际标准认真地反思,才能使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逐步与国际接轨而不断走向规范,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文献著录的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相关国标和规范中对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区别、对同一文献多次引用等问题的解决,尤其是电子文献的被重视等,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在实践中,目前我国参考文献著录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一些

3、权威学术期刊各自对引文注释格式的规定,仍然给著录者造成了莫大的困惑:其一是作者弄不好。实践中,从收到稿件到论著发表,编辑与作者针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往往要几经反复;同时由于一些期刊各自为政,致使作者常常要为此因刊制宜、“对症下药”。其二是编辑费工夫。一般情况下,编辑规范搞件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工作要占到整个稿件加工工作量的一半左右。而在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组织的编校质量检查中,参考文献著录方面的差错约占到1/3o其三是读者不关心。读者对所读论著中参考文献的要求一般是在需要时能方便地找到即可,相对而言,多而繁杂的项目和符号则无关紧要。这种困惑

4、不仅浪费了编辑和作者大量的智力资源,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信息处理的规范化程度。二、文献著录混乱的原因(一)两大阵营势不两立大致而论,目前我国所通行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体系,以著录方式为依据可分为“著录派”和“注释派”两大阵营。前者以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核心。自其1987年颁布以来,1993年和1998年《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规范》试行版和修订版相继出台,1999年和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初版和修订版相继推行,期间《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规范》也于2001年发布

5、。CAJ-CDB/T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版)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面,综合吸收了前述各标准、规范之精华,可以视为该阵营目前的集大成者。它们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力主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尤其是中国知网借力推广成功,已将绝大多数期刊收归旗下。后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办的系列学术期刊为骨干。该院期刊诸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和《文学评论》等,坚守传统的注释方式,虽然它们也顾及信息时代大量涌现的电子文献,但却相当程度地保持了“中国特色”。而对CNKI的检测显示,该阵营中的各家期刊

6、在参考文献著录方面也处于各自为政局面。其旗下的期刊大都于2000年前后制定了各自对引文(参考文献)注释的范式和规定,尽管内容大同小异,但在细节方面有不少出入。因其基本上由我国传统的文献标注格式发展而来,比较符合国人习惯,尤其受老一辈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肯定,在学术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其中多数都是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性期刊,客观上对一些'‘著录派”期刊有拉引作用,因此其影响力不容低估。(二)相关标准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目前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混乱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两大阵营各自执行的规范或标准中都有一些需要改进的东西。一是格式繁杂。

7、两大阵营对文后参考文献不同的著录体系所导致的著录格式的较大差异自不必说,且繁杂的项目也常常令人无从下手。如从GB/T7714-1987到GB/T7714-2005专著析出类文献的全部著录项目由10项增至14项,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也多达10多项,且要求每类文献都要标注“文献类型标志”,等等。而在传统的文献标注中,也存在阅读不便的一些条目,如有的文章中注释号、作者、文献名称、出版机构、页码标注互相杂糅的情况大量存在。该类注释的弊端很多,如果读者要找到其中某引文的出处,需花费相当的工夫。二是有的著录符号难被认同。相关国标和规范中规定的专著析出

8、文献标识符“//”不符合国人的认知习惯,用它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更是显得不伦不类。而在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690:1987和ISO690:2010)中则无此符号。它远不如我国传统注释中的“见”顺眼,国际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