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ID:34173095

大小:73.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_第1页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_第2页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_第3页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品牌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数码电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现有竞争对手间的争夺,即该行业的盈利性  众所周知的一个“秘密”是,中国电脑品牌和外资品牌一样,都是依靠上游技术输入的“组装”公司。  当联想收购IBMpc之后,技术的差距已经无几,英特尔为获得市场份额,大力支持联想,联想不负众望,在多年的努力之下逐步跻身国际化公司。  跨国公司终于按捺不住对于中国市场的控制,将中国企业使用不爽的价格武器操持起来。让我们来看几个数据:2004年,惠普抛出6999元M2000低价笔记本,DELL推出5999元Inspiro2200。IBM

2、、东芝调低产品价格与国内品牌正面交锋,ACER、华硕,欧美系惠普、戴尔,以及国内品牌联想、方正,TCL,神舟等,都在这一价格领域布下重筹。2006年5000元-7000元之间的笔记本电脑达到了150款,为2005年同期数量的3倍。2007年国产品牌价格再次下行,最低达2999元,以价格近身肉搏抢夺市场份额,血腥厮杀过后,企业库存因此下降,而市场整体价格能量亦因此下滑,国内格局出现明显分化。  国外品牌厂商频频打起了“低价”牌的重要原因是试图通过品牌的斩获能力获得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而中国电脑品牌在此之前一直

3、以低价格维持生存。然而,事与愿违,价格战之初,中国电脑企业遭重创是因为不具备品牌的话语权,随后的竞争态势却没有按照跨国品牌制定的规则进行。  几个大事件,让中国电脑品牌获得了竞争的力量,并且不是单独依靠价格武器。  首先,联想跨国收购,尽管广遭评论者诟病,但是依然无法忽略的是,联想因此成为国际品牌的事实。在跨国公司枪手的攻击下,联想依然挺立在中国系品牌第一的潮头,不退更进。成为国际化公司。  2003年海尔集团在两进两退之后高调宣布再进电脑,2005年7月,海尔润眼电脑惊艳亮相青博会,以高清显示、高响应、高

4、寿命的差异化特点赢得了与会专家与媒体的一致好评。以此为起点,润眼电脑正式风靡全国,并获得了多项专业权威大奖,成为2005年度整机品牌商中少有的亮点;  2004年起,由中国政府自上而下推行塑造品牌,维护品牌,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进步神速。  2007年海尔电脑销售进入国内三甲,首次超越索尼。  中国市场的竞争并没有按照跨国公司既定的方向发展,而是在中国系电脑品牌自发的具体分工和布局下朝向了更利于中国系电脑品牌成长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竞争是品牌力的竞争。同样在核心技术需要输入的情况下,外资品

5、牌是如何做到最大化整合资源并区隔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的呢?答案是:品牌力量。在技术同质化的前提下,品牌将是下一阶段的主要竞争武器。因为品牌的溢价能力意味着企业获利能力。而品牌背后蕴含的管理,战略,渠道,技术,服务,质量,品质,需求引导,市场推动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国系品牌协调配置。(二)替代品的威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不在是每个人工作、交流、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随之未来的被智能手机,掌上游戏机,mpx,psp,优盘文件传输器,文曲星等等。(三)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对于品牌电脑的供应商有许多,例如

6、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网络集线器等等,我想在这里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品牌电脑供应商的集中程度。市场上是有大量此类元件的供应商,还是只有少数几个占支配地位的供应商?2.该元件的品牌。供应商的品牌很响吗?3.供应商的收益率。供应商是否被迫使提高价格?4.供应商是否有前向威胁的可能(例如:品牌生产商建立自己的零售网点)。5.客户是否有后向威胁的可能。6.质量和服务的角色地位。7.本行业是否是供应商的核心顾客群。8.转换成

7、本。供应商是否能够轻易转至新的电脑品牌客户。(四)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品牌电脑的购买者无非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个人,企业,经销商等等。那么我想在这里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可以有以下几点:1.对于经销商,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2.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3.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4.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五)新进入者的威

8、胁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品牌电脑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