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

ID:34168199

大小:64.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4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_第1页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_第2页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_第3页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_第4页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中教数据论文中中教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胡娟(中共南阳市委党校,河南南阳473057)摘要:信仰是人的心灵依托。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当前国人精神信仰层面的各种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藩篱。实现中国梦必须重塑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也为重塑民族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关键词:中国梦;精神信仰;重塑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4.0002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4

2、—0010—04收稿日期:2015—09—06作者简介:胡娟(1964—),女,河南邓州人,中共南阳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社会学。在党的十八大描绘的“两个一百年”“美丽中国”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适时向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号召。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与构建,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同时中国梦的构建也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会重塑民族信仰,重聚中国力量。一、用中国梦引领精神信仰的重塑(一)信仰是人的精神动力精神,指人的心神、心志;信仰,可拆

3、分为“信”和“仰”两部分来理解:“信”就是从心神、心志上对一种现象或主义的坚信,毫不怀疑;“仰”就是仰视、敬畏、崇敬。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指人从心神、心志上对一种现象或主义的坚信、永不怀疑和深度敬畏。既然信仰是心神心志的信仰,那么信仰指的就是精神的信仰,人们总是把精神和信仰连在一起,称为精神信仰,指的就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终极敬畏与关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如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卜列》中说:“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所以时时刻刻地感到畏惧。作为器官发育并不具独

4、特性、生命较为脆弱的人,在这个未知世界上生存,总是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的,这时克服困难就需要精神信仰来支持和鼓励;作为自然的生命个体,被抛入这个复杂的世界,要生存几十年的时间,总是会产生恐惧和空虚的,这时总需要精神信仰来对灵魂进行填补和充实;作为能力有限的人,面对无限的世界、无限的时间空间,会遭遇太多的艰难险阻,总是会遭受挫折的,这时受伤的心灵总是需要精神信仰的抚慰;作为生命需求永无止境的人,他的追求目标总是无止境的,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多是要付出艰辛代价的,这时总需要精神信仰的力量来推动和支持,等等。人不能没有精神信仰,不然,人的生命将会无灵

5、魂支撑,无精神动力,无心灵慰藉,无信仰充实,那一定是无限痛苦的。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没有精神的人,犹如行尸走肉,是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个软弱的民族,任人宰割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二)中国梦为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指明了方向当今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在纷繁复杂、文化和价值多元交织,不同社会信仰交流、交融、交锋的开放时代,我们容易迷失自己,容易丢失自己的灵魂,丢掉自己的信仰,导致不知道自己所向何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

6、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特别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信仰,需要一个能把整个中国凝聚起来的信仰,需要一个能让每一个中国人打心眼里都认同的信仰,而中国梦正是我们需要的那一个。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1]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是我们祖辈的愿望,也是我们当今中国人的愿望,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愿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愿望,就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信仰。二、目前精神信仰层面

7、存在的突出问题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利益结构、思想观念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在某些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精神信仰层面,的确出现了值得深思和忧虑的地方。(一)在文化虚无、历史虚无中陷入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焦虑所谓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状态。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一些事情让你无法处理,又不能不解决,感到总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但具体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这种体验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焦虑。所以,焦虑,每个人都会遇到。但今天

8、“焦虑”却成了国人共同时空下普遍的心理状态。仔细分析,这种后现代主义的焦虑的产生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当我们面对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