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

ID:34162670

大小:63.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4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_第1页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_第2页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_第3页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_第4页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影像建构[摘要]革命历史剧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是集体记忆的影像载体。革命历史剧的流行是现实社会语境下官方意志和民众心态的不谋而合。在当下社会大众传播语境中,革命历史剧从叙事框架、人物塑造和细节描摹的三个层面进行流行式的文本创新,迎合观众对不同时空历史情境的参与渴求,从而凝聚共识,达成集体认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关键词]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8-1763(2013)03-0088-04近年来,以《解放》、《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雪豹》、

2、《黎明之前》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剧热播于荧屏,并斩获了飞天奖、金鹰奖等各大奖项。这些电视剧在历史观念、叙事策略、影像生产等方面都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通过展现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情感和革命精神,并以此与观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密切的互动,成为具有丰富意涵的大众文化现象。作为电视类型剧的革命历史剧缘何在当前电视荧屏上屡屡出现,又为何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本文将借助集体记忆理论,考察革命历史剧存在且流行的深层原因,并藉此透视现实社会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文化再生产。一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的影像载体每一种影像类型是时代的产物且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呈

3、现出动态的发展演变。革命历史剧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自然也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密不可分。早在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该剧讲述了解放前夕共产党员江波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一步步粉碎敌人的阴谋诡计,最终迎来解放的故事。当时,诸如此类的“主旋律”电视剧发挥着精神引导、爱国教育的重要功能,也切合了那一时期民众内心对于革命历史的集体记忆。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趋势的日益凸显,中国电视剧产业也开始以市场为目标得以重构,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剧、古装剧、军事剧等电视类型剧不断涌现且逐渐增多,交替成为电视剧市场的主流。尤其是随着80后

4、、90后群体的相继成长与壮大,独具魅力的青春偶像剧、古装剧一度倍受青睐,而拥有明显宣传教化意识的革命历史剧则遭到了“冷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古装热”、'‘言情热”等浪潮一波波袭来又一次次消退,类型剧的创作陷入了瓶颈,只有极少数注重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的电视剧才能真正在喧嚣的市场上脱颖而出,而这其中,就不乏以质取胜的革命历史剧,如2008年的《潜伏》,2009年的《人间正道是沧桑》,2010年的《雪豹》,2011年的《黎明之前》等等,这些新时期的革命历史剧在收视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可以说,新时期革命历史剧的存在和流

5、行,是现实社会语境下官方意志和民众心态“合谋”的一种结果。一方面,官方需要革命历史剧来对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进行传播,以集体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其宣传教育、呼唤民众的目的,并进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现实语境中的社会大众缺乏对革命年代的历史记忆,只能通过各种历史文本来获悉有关过去的点点滴滴,而革命历史剧无疑正是建构革命历史集体记忆的重要影像载体。适因于此,新的革命历史剧陆续登场,掀起了新一轮的革命历史剧热播浪潮,而这一浪潮在本质上也是对当下时代革命历史集体记忆匮乏的一种回应。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龙念: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的影像建构

6、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曾开创性地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他认为,个人的记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他所在的社会所建构的,“人们通常是在社会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的。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1]也就是说,只有参与到集体的互动与交往之中,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回忆。作为一种影像传播方式,革命历史剧的播出通过营造一种“虚拟的现场感”将观众的意识集结到对革命历史的体验中,实现了仪式性的集体互动与交往。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不是为在空间上扩散讯息,而是为在时间上保持社会稳定;不是一种告知信息的活动,而是共同信念的表达。”[2]以此观之,革命历

7、史剧的收视实践将处于不同空间却拥有同样的观剧行为的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共同参与、体验、建构的“仪式”中,观众则在这场“仪式”中生成了一种虚拟的互动与交往,从而建构起共同的集体记忆。进而言之,集体记忆源于社会,而同时,任何社会的发展及其文化的形成,也都离不开社会民众的集体记忆。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集体记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为一种“凝聚性结构”。扬•阿斯曼认为在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一种'‘凝聚性结构”,'‘这种凝聚性结构包含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又是从对过去共同的回忆中剥离出来的。”[3]凝聚性结

8、构的意义在于使民众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