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8期农业工程学报Vol.21No.82005年8月TransactionsoftheCSAEAug.2005169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11211※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施晨璐,孙振钧(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2.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该文依据中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品质差、价格低、危害多的污染特点和农业废弃物作为能源、肥料、饲料和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重
2、点,发展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了依靠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的保障措施。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循环经济;生物质经济中图分类号:X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819(2005)0820169205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SunYongming,LiGuoxue,ZhangFudao,etal.Statusquoanddevelopmentalstrategyofagriculturalresiduesresourcesi
3、nChina[J].TransactionsoftheCSAE,2005,21(8):169-173.(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弃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可利用品位不高,成分复杂,二0 引 言次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同时缺乏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农业废弃物(agriculturalresidue)是指在整个农业投入,导致农业废弃物污染呈现出数量大、品质差、危害[1]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农林生产多的特点。农业废弃物污染主要表现在:秸秆焚烧增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残余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加了空气污染指数并影响到交通和航空运输事业;养殖
4、产生的动物类残余废弃物;农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场周边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景观、[1]类残余废弃物和农村城镇生活垃圾等。中国种植业正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健康,直接导致面源污染和水在向省工、高效的方向转变,以及养殖业的集约化、城郊体富营养化;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残留进入土壤,一方化,同时大量化肥的使用每年产生畜禽粪便26.0亿t,面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增加土壤微生物的耐农作物秸秆7.0亿t,蔬菜废弃物1.0亿t,乡镇生活垃药性;农业“白色污染”影响景观、土壤的正常功能、作物[1-5]圾和人粪便2.5亿t,肉类加工厂和农作物加工场废弃的生长以及农产品
5、的产量和品质等等。物1.5亿t,林业废弃物(不包括薪炭林)0.5亿t,其他1.2 资源潜力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t,约合7亿t的标准农业废弃物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中国产生的农业废[1,2]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弃物按目前的沼气技术水平能转化成沼气3111.5亿33国家,而绝大多数农业废弃物没有被作为一种资源利m,户均达1275.2m,可解决农村的能源短缺;以农作用,随意丢弃或者排放到环境中,使一部分“资源”变为物秸秆为例,将目前的5亿t秸秆转化为电能,以1kg“污染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实现农秸秆产生电1kW·h计算,就有电能5亿kW
6、·h的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消除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力;作为肥料可提供氮(N):2264.4万t;磷(P2O5):[3]环境,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459.1万t;钾(K2O):2715.7万t;作为饲料,仅玉米秸展具有重大意义。秆能提供1.9~2.2亿t。通过表1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1-4,15,18]化潜力分析可见其巨大的商业开发前景。1 中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现状1.3 资源化现状1.1 污染现状中国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中国中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以几十亿t计,由于的堆肥(composting)和沼气(bio2gas)技术在
7、传统的生污染事故与事件逐年增加,才渐渐被人们重视。农业废态理念指引下被广泛应用,从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收集到的370多个生态农业(ecologyagriculture)实用模式收稿日期:2004212212 修订日期:2005205223中,就有1ö3是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为纽带联基金项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农业废弃物资源[5,6]结形成的高效生产模式。近些年来,农业废弃物在能化与农村生物质资源战略研究”课题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者简介:孙永明(1977-),男,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