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解释及政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卷第1期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19NO112007年3月Mar12007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解释及政策建议姜玉婷,刘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文章从产权视角透视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实质上以“多样化的土地制度”为变革目标的土地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关键词:产权;多样性;自主选择;永久承包权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975(2007)01-0006-
2、06在研究农村经济问题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制度的重要性,但目前的研究总体上是存在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一些不足的: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数人都是从某一方式流转。但是33条规定,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的土地制度,这样地的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在国家广泛做固然有其优点,但往往提出的变革建议也不具的征用权存在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残缺,导致在有全局性。在政策建议上,人们往往局限在所有城市化过程中农民不能自由地通过市场将土地卖权的
3、变革上,对土地到底应该“私有”、“国有”还是掉换取作为一项资产的收入,只能被动的由地方“集体所有”的问题争论不休,但很少有人从产权政府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征用。其原因在于国家角度出发,从重新分配产权权利束中各种权利的方面对城市化和保护粮食安全的冲突时实行了一种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从埃冈·纽伯格并不适当的政策。众所周知,我国耕地资源非常(EgonNeuberger)关于经济制度作用的认识角度,研紧张,人均可耕地仅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究的土地制度指的是狭义的土地制度,力图弥补上40%,而且近年来可耕地还
4、以平均每年52%的速述缺陷,更加全面地分析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并在度减少。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对土地的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具有现实性的政策建议。需求却日益增加。1981—2003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每年平均增加约1011平方公里,并以年均①一、现有土地制度的弊端及解决弊端6187%的速度递增,增长了3.3倍!于是国家通过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可以为1.问题首先表现在产权束中的交易权和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有偿征收农用地。这实质上对土地的管理方面将本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双方自愿选择来进行的在交易权
5、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农转非”,转为通过政府安排来进行流转的机制。收稿日期:2006-07-30基金项目:南开大学百项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姜玉婷,(1986—),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①由于“大稳定小调整”的土地模式我国具体农地制度中应用最为广泛,下文所讨论土地制度也暗指这种模式。6姜玉婷,刘磊: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解释及政策建议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要想获得建设用地,必须通并通过拍卖等方式将土地高价转让给土地使用过政府的征用,而且这种模式在中国成为农转非者,政府成为
6、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吕过程唯一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之所以能够运彦斌、王富河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山区B县1999—行,在于作为“中间人”的政府可以从中渔利。2001年在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农转非收益分配状况(1)面对分散的没有政治权力的农民,政府以进行了实证考察,各利益集团收益分配情况见下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补偿价格从其手中征用土地,表1。表1B县各利益集团耕地农转非收益分配表类别农民利益集团县级政府县级以上政府政府所得合计合计绝对额/元34464.1256202.7016482.5072685.20107149.38相
7、对额/%32.1752.4515.3867.83100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B县土地农1997年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进行了实证考察,收转非过程中,政府集团所得达三分之二,而农民集益分配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非农化过团所得不到三分之一。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程中政府所得占据了一半以上,政府是土地农转转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情况也大体相似。曲福田、非的最大受益者。冯淑怡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G市1989—表2G市1989—1997年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类别农民所得村集体所得市(含镇)政府所得市级以上政府政府所得
8、合计合计绝对额/万元2527.532043.753732.321185.014917.339488.61相对额/%26.6722.1038.1813.0551.23100图1按城市人口计算的人均建成区面积变化图图2按非农业人口计算的人均建成区面积变化图资料来源:李忠:城镇化与土地制度问题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48期。7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