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章无线通信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参考教材名称:《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美]Theodore.S.Rappaport,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为什么要开设为什么要开设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课程课程定义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2主要课程内容: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蜂窝移动系统设计的基础、移动无线电传播、大尺度路径损耗、小尺度衰落和多径
2、效应、移动无线电中的调制技术、信源和信道编码、均衡和分集技术等。3课程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无线通信的相关基础理论,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方法,蜂窝移动系统设计的基础,移动无线电传播、调制技术,信源和信道编码、均衡和分集技术,提高无线通信应用的水平和能力.4考核要求考核要求考核要求课堂作业、读书报告、闭卷考试5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预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随机过程,通信原理。第一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概述,移动无线通信发展,空间通信网。第二章现代无线通信系统2G蜂窝网络,3G无线网络,无线本地环路,无线局域网,蓝牙和个人域,移动无线Adhoc网络第三章关于蜂窝的概念:系统设计的基础6
3、第四章移动无线电传播:大尺度路径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电场与功率,三种基本传播机制,利用路径损耗模型进行实际链路预算设计。第五章移动无线电传播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小尺度多径传播,小尺度多径测量,移动多径信道的参数,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第六章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调制技术调频与调幅,角度调制,数字调制,扩频调制技术,衰落和多径信道中的调制性能。7第七章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原理,分组码,卷积码,Turbo码。第八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概述,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扩频多址,空分多址,蜂窝系统的容量。第九章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发展,固定网络传输层次,无线网络中的业务路由选择,无线数据业务,空间通
4、信网络。第十章无线系统和标准8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WirelessCommunicationsPrinciplesandPractice(第一章)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9无线通信定义•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10第一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11.1、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21.2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1.3无线通信系统的术语定义341.4无线通信系统的实例11第一章无线通信系统
5、概述1.1、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利用电磁波通信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1837年电报开始的通信初级阶段;*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开始的近代通信阶段;*80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因特网、移动通信崛起的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通信阶段。121.1、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续通信的初级阶段•1837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1843年,亚历山大·
6、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1876年,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1879年,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1880年,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1892年,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速率•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无线电的发明开辟了电信(Telecommunication)的新纪元13第一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1.1、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续1837年,莫尔斯(Morse)发明有线电报。1876年,贝尔(A.G.Bell)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1864年,麦克斯韦(Maxwell)预言了电
7、磁波辐射的存在,1887年,赫兹(Hertz)通过实验加以证实,结论:物理发现使通信技术发展得到了发展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73年马克斯韦尔的电磁场理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87年,赫兹电磁波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41.1、无线通信发展的历史—续•无线电的发明人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赫兹首先发现了一种电磁波引起的火花放电现象。这引起了当时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