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口腔医学精华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

ID:34128347

大小:60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上传者:U-4187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_第1页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_第2页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_第3页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_第4页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第一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1、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预防医学的内容:①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②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思想,③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探查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作用规律,④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并评价,制定防治对策,⑤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三级预防:1st:一级预防(病理形成前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①健康教育与促进②特殊的防护措施(社区公共卫生措施)③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2nd:二级预防(病理形成期)三早预防——阻止病理过程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①早期发现疾病②早期进行正确诊断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措施3rd:三级预防(疾病发展晚期)功能恢复——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①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②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2、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①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②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③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口腔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二级预防(干预):牙体外科学,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域的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①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对象,②以研究个人预防保健方法为基本要素,③通过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④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⑤(口腔预防医学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3、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略)第二节 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略)第三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略)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流行病学定义:①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②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口腔流行病学定义:①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②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③为a.b.c.提供依据的科学。a.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b.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c.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①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②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③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④监测口腔疾病的发展趋势⑤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3、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略)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1、龋病常用指数★龋病常用的指数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WHO的标准-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③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b.龋面均:…………牙面数。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⑦根龋指数:根龋数目(包括已充填的根龋)占牙龈退缩牙面数目的比率。⑧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龋病的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各地不同,衡量标准如下) ★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龋均(DMFT)等级0.0~1.1很低12~2.6低2.7~4.4中4.5~6.5高6.6以上很高②时间分布*发达国家60年代是高峰,70年代起逐渐下降。*一些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龋病呈上升趋势。*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显示乳恒牙龋病呈下降趋势。③人群分布*年龄:龋病患病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性别: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乳牙:男略高于女;恒牙:女略高于男)*城、乡居民:城市儿童高于农村。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儿童可能高于城市。*民族:因饮食习惯、人文、地理环境不同所致。(彝族最高,回族最低)△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①氟摄入量②饮食习惯③家族影响第四节 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1、牙周健康指数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HygieneIndex-Simplified:OHI-S)**只检查6个牙面: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VS口腔卫生指数(OHI):检查28颗牙,评价12个牙面△a.简化软垢指数DI-S(DebrisIndex-Simplified)0=牙面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DI-SCI-S△b.简化牙石指数CI-S(CalculusIndex-Simplified) 0=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②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 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LIQ-HPLI**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③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④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颜色改变,而且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有自动出血GI④★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PeriodontalIndex:CPI)←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衍变而来。A.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CPI牙周探针。a.检查牙龈出血情况。b.探测龈下牙石。c.探测牙龈沟或牙周袋的深度。B.以探诊为主,结合视诊。a.检查时将CPI探针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b.探针与牙长轴平行,沿龈沟从远中向近中移动,作上下短距离的颤动。c.CPI探针使用时所用的力不超过20g。CPI探针6区段指数牙C.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b.15-20岁和15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不检查牙周袋深度。)☆WHO规定:☆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CPI值。CPI0–牙龈健康。1–龈炎,探诊后出血。2-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龈袋深度<3.5mm。3–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区。龈袋深度4-5mm。4–晚期牙周病,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牙周袋≥6mm或以上。X-除外区段(少于2颗功能牙) 9–无法检查(不记录)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WHO牙周状况评价标准(15岁)牙石检出平均区段数等级0.0~1.5很低1.6~2.5低2.6~3.5中3.6~4.5高4.6~6.0很高△牙周病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A.世界状况:a.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与严重程度均较高,而发达国家较低。b.但WHO数据显示严重的牙周病患病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无显著性差异。B.国内状况:a.在不同地区牙周病的患病情况不同,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b.发展中地区高于发达地区(牙龈炎、牙结石),农村居民的患病率高于城市。②时间分布:逐渐得到控制。③年龄分布: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a.5-6岁就可能患牙龈炎,随年龄增长,部分可发展成牙周炎b.牙龈出血和牙石百分率从12岁开始逐渐上升,至35~44岁时为最高峰c.65~74岁老年人因牙缺失,牙石检出率有所下降d.牙周袋检出率也随年龄增加,老年人最高④性别分布:多数研究报告为男性重于女性。⑤民族分布:彝族最高、朝鲜族最低。△影响牙周疾病流行的因素:①口腔卫生②吸烟③营养④系统性疾病(自学)第五节 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1、口腔癌△△口腔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摘自第九章)①发病率国家和地区差异大,且有上升趋势最好发:南亚。高发:法国、巴西、中东欧②年龄分布发病与死亡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国内高峰:40-60岁;西方60-70岁③性别分布男/女3:1,比例因地区而异④部位差异影响因素:地区、气候、种族、生活习惯我国:以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等为常见,唇癌较少见美国: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次是唇癌和口底癌。其它发达国家情况也类似印度:颊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⑤种族差异黑人中的癌症比白人中的多见亚洲人和西班牙人的口腔癌少于白人和黑人的⑥死亡率全球每年超过200万因性别、部位、种族、地区不同△△口腔癌的危险因素1.生活方式:①吸烟(吸烟方式、吸烟数量、咀嚼烟草)②嚼槟榔③饮酒:与口腔癌发生成正相关④营养:维生素缺乏,铁缺乏2.环境因素:①光辐射②核辐射③空气污染3.生物因素:①口腔感染与局部刺激②病毒与梅毒△△口腔癌的预防①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②定期口腔检查③政策和措施④防止环境污染2、牙颌异常(略)3、氟牙症★Dean指数(与图对照)公共卫生定义正常(0)0.0-0.4阴性可疑(0.5)0.4-0.6边缘性很轻度(1)0.6-1.0轻度轻度(2)1.0-2.0中度中度(3)2.0-3.0重度重度(4)3.0-4.0极重度☆从每个人的牙列中找到受损最重的2颗牙,若轻重程度不同,以其中较轻的1颗记分。4、唇腭裂(略)5、口腔黏膜疾病(略)第六节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1、调查目的★①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②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③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④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选择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⑤评估治疗与人力需要。 2、调查项目①一般项目②健康状况项目③问卷调查项目3、调查表格设计(见前图)4、指数和标准(前述)5、调查方法★★①普查(Masssurvey)a.定义: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b.最大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应查率>95%;↓漏查率↑可靠性)c.最大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②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a.定义: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b.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c.分类:单纯随机~、系统~、分层~、整群~、多级抽样~☆WHO还推荐两种方法:★预调查(Pilotsurvey)(试点调查)为了在调查前初步了解被调查群体患病特点,制订调查计划,有时须先进行~,获得少量的参考资料,以便制订调查计划。★捷径调查(Pathfindersurvey)a.定义: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技术,含盖不同患病水平的重要年龄组,确定任一样本点的指数年龄组调查人数。b.优点:以最小花费获得保健规划所需的、可靠的相关临床资料。经济实用。6、样本含量★★N=κ×Q/PN:受检人数(样本含量)Q=1-Pκ根据允许误差确定。0.1P→4000.15P→1780.2P→1007、误差及预防方法★影响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①随机误差(randomerror)-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做到减少抽样误差。)②★偏倚(bias)-是一种错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该而且可以设法防止。a.选择性偏倚(selectionbias)(样本的代表性很差,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b.无应答偏倚(unresponsivebias)(漏查。防止的方法:调查前做好组织工作,对受检者做好宣教工作,改善调查方式,使受检者积极配合。)c.信息偏倚(informationbias)(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A.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B.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C.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调查者之间、调查者本身)☆标准一致性试验:检查者可靠度的检验。参考检查者龋非龋合计检查者A龋abp1非龋cdp2合计p2q2K(Kappa)=2(ad–bc)/(p1q2+p2q1)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可靠度中等0.61-0.80可靠度优0.81-1.0完全可靠第七节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指标①核对→分组→计算②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可信区间、率、构成比2、数据的统计分析P>0.05统计学无显著意义0.05≥P>0.01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1统计学有高度显著意义第三章 龋病病因及预防第一节 龋病致病因素1、细菌因素①致龋菌(变链、乳杆、放线、非变形链球菌)②致龋毒性(黏附、产酸、耐酸)2、宿主因素①牙②唾液③食物3、饮食因素第二节 龋病的危险因素1、宿主(牙、唾液↓、病史和环境)2、饮食(糖、酸、不良习惯、氟牙症)3、细菌(菌群结构、菌斑pH↓)第三节龋病预测与早期诊断△龋活性试验CAT第四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1、龋病的三级预防 ★★龋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①进行口腔健康教育②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③措施:防龋涂料、窝沟封闭等2.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①早期诊断,早期处理②措施:X线片等辅助诊断,发现早期及时充填3.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①防止龋的并发症(→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②恢复功能:修复治疗2、龋病预防方法①菌斑控制(机械、化学、生物、免疫4种)②糖代用品③增强宿主的抵抗力第四章 氟化物与牙健康△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1、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和人体氟来源A.岩石土壤B.生物C.水D.大气。①饮水②食物③空气④其他⑤氟的摄入量:适宜总摄氟量VS安全总摄氟量(0.05-0.07mg)△2、人体氟代谢①吸收②分布③排泄△3、氟的生理作用①防龋②参与骨骼代谢③促进生长发育④其他★4、氟化物的防龋机制★★氟防龋的作用机制:①降低釉质溶解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②对微生物的作用③影响牙体形态学结构△5、氟的毒性作用①急性氟中毒②慢性氟中毒(★氟牙症、氟骨症)★6、氟牙症①定义:牙发育矿化时期摄入过多氟引起釉质发育不全。属地方性慢性氟中毒。②Smith分级:轻中重三级③Dean分类:(见第二章)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1.定义:通过消化道将氟化物摄入机体,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循环系统,然后转输至牙体及唾液等组织,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2.方法:①★☆饮水氟化A.原则:(1.0mg/L防龋效果最佳!)a.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0.7~1.0mg/L之内。b.饮水氟浓度在0.5mg/L以下,氟牙症指数在0.6以下(超过0.6无必要)。c.饮水氟浓度在0.5mg/L以下,氟牙症指数低于0.6时,以16岁儿童的龋均为标准可酌情适当增加饮水氟浓度,如DMFT很低,则可考虑其他预防措施。d.饮水氟含量超过1.5mg/L,则应采取措施消除过量的氟。低于1.5mg/L而氟牙症指数大于1,也因找出原因,减少氟的摄入。e.饮水含氟量应按季节、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f.自来水加氟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检测系统,保证安全有效。B.效果:(乳牙效果>恒牙;光滑龋效果>窝沟龋)C.优点:有效、安全、经济。a.饮水氟化的费用平均每年每人只有0.04~0.3美元;b.具有突出的公共卫生特征,少数人管理群体受益;c.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可通过立法程序决定实施;d.社区和居民因龋治疗的费用减少,减少汞污染。D.不足:a.人饮用的氟化水的量仅占氟化水总量的2%~3%;b.没有自来水供给装置的地区无法实施;c.不能完全消灭龋病,只是综合防龋措施的一部分。②☆食盐氟化A.优点:a.覆盖人群广泛,不受地区条件限制b.不需要设备完好的供水系统c.与饮水氟化相比,减少了氟的浪费d.生产和控制方法简单,费用较低e.每个家庭可自由选择,无心理上的压力B.不足:a.防龋效果与大众接受程度和范围有关;b.难以精确控制每一个体的耗盐量;c.食盐摄取量在不同地区与不同人群之间差异大;d.氟化食盐的销售范围难以控制。③牛奶氟化(氟化物的良好载体,又属于非致龋食品)④氟片和氟滴剂(0.25mg、0.5mg片剂;滴剂适用2岁以下幼儿)★第三节 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1、含氟牙膏①种类:单氟磷酸钠牙膏、氟化亚锡牙膏、氟化钠牙膏、氟化胺牙膏②注意:儿童误吞服致氟牙症;每次用量黄豆大小。★2、含氟漱口液①氟水漱口一般推荐使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900mgF-/kg)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230mgF-/kg)溶液每天使用一次。②5-6岁儿童每次5ml,6岁以上10ml☆3、专业人员应用的氟化物①局部涂氟A.使用方法:超声波洁牙→抛光牙面→牙线清洁邻面→简易隔湿,吹干牙面→将含氟溶液涂布到牙面上,使其湿润约3-4分钟→取出隔湿棉球,30分钟内不漱口、不进食。B.应用:1-13岁,每年2次。②含氟涂料(操作同前,不需干燥牙面。一年2-4次。)③含氟凝胶&氟化泡沫(酸性磷酸氟。每季度→每半年一次。)第五章 临床口腔预防技术第一节 儿童牙合面龋的患病状况及其特点 1、点隙裂沟龋的流行病学状况(略)2、窝沟解剖形态及龋患的特点*牙的点隙裂沟形成于牙釉质面的交界处。*这些部位的菌斑,无法去除。致龋菌代谢产酸导致脱矿,窝沟龋发生。第二节 窝沟封闭1、牙合面龋预防方法的回顾①预防性充填②窝沟磨除法③★★窝沟封闭PitandFissureSealantsa.定义: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b.作用:断绝窝沟中细菌的营养来源,预防龋病发生;阻止早期龋损的发展,用于龋损未成洞前的治疗。第三节、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1、窝沟封闭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A.适应症:①窝沟深,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②病人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③牙萌出达到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B.适宜期:①乳磨牙在3-4岁②第一恒磨牙在6-7岁③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C.非适应症:①咬合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好②患较多邻面龋损者③牙萌出4年以上未患龋④病人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⑤已作充填的牙2、封闭剂的组成、类型与特点(有机高分子树脂、稀释剂、引发剂和一些辅助剂)(光固化VS自凝固化)3、酸蚀法①目的:使牙釉质表面脱矿均匀,与树脂的结合力最强。②酸蚀时间:恒牙半分钟,乳牙一分钟③酸蚀剂:35%到38%的磷酸可获得最佳酸蚀效果。4、窝沟封闭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窝沟封闭六步骤:①清洁牙面②酸蚀③冲洗和干燥④涂布封闭剂⑤固化⑥检查第四节 窝沟封闭的有关问题(略)1、酸蚀牙釉质对龋病的易感性2、酸蚀牙釉质的唾液污染3、早期窝沟龋的封闭4、窝沟封闭的效益及其影响因素5、窝沟封闭的研究进展第五节 预防性树脂充填定义: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第六节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1、由来、发展及临床效果★AtraumaticrestorativetreatmentART用手持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黏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释放氟)将龋洞充填。2、适应症及操作方法适应证:挖匙能进入的中小龋洞/无牙髓暴露3、评价及发展方向优点:a.最少的洞型预备,最少的牙体损伤,保存完好的牙体组织。b.手持器械,可随身携带(医生可以离开诊所)c.简单易学第六章 牙周病病因及预防第一节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牙菌斑1、牙菌斑的分类及特点①龈下菌斑:附着性菌斑G+;非附着菌斑G-②龈上菌斑G+2、牙菌斑与牙周病的关系★始动因素3、软垢4、细菌的致病机制:①细菌的抗原成分、酶、毒素、代谢产物②细菌本身第二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1、★局部促进因素①牙石②食物嵌塞③咬合创伤④不良习惯⑤不良修复体⑥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2、全身危险因素①吸烟②糖尿病③遗传因素④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3、行为危险因素4、人口社会背景危险因素第三节 牙周病的预防★★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病损发生之前→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②二级预防龈炎、早期牙周病→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洁治③三级预防牙周病晚期→修复失牙,重建功能+治疗全身病④社区牙周保健基本急诊保健+4级水平保健(CL1-CL4)CL1:社区教育CL2:帮助自我保健CL3:监督、筛选、治疗CL4:复杂牙周治疗(牙周袋≥6.0mm)第四节 菌斑控制1、显示菌斑2、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价3、机械性措施4、药物方法第五节 控制相关局部因素1、改善食物嵌塞2、调合3、破除不良习惯4、预防、矫治错合畸形5、制作良好的修复体第七节 口臭与牙周病(略)第七章 自我口腔保健方法第一节漱口(略)第二节刷牙1、牙刷①设计②种类③选择④保管2、洁牙剂及其作用①牙膏的基本成分: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黏剂、芳香剂、水、甜味剂、药物②作用:机械清洁、去除异味、特殊功效③药物牙膏3、刷牙方法①刷牙方法:a.巴斯刷牙法(水平颤动法)b.圆弧法c.旋转刷牙法②刷牙应注意的问题(略)③刷牙效果评价(略)4、牙间隙清洁(略)5、咀嚼和牙龈按摩(略)第八章 膳食营养与口腔健康(略)第九章 口腔癌的预防(见第二章)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略)第十一章 口腔健康教育第一节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概念1、健康与口腔健康①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②口腔健康(oralhealth):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981)牙、牙周组织、口腔临近部位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异常。(1965)2、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①健康促进的五个领域: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inghealthypublicpolicy创建支持性环境creatingsupportiveenvironments强化社区行动strengtheningcommunityaction调整卫生服务方向reorientinghealthservices发展个人技能developingpersonalskills②★口腔健康教育(Oralhealtheducation):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③★口腔健康促进(Oralhealthpromotion):是口腔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保证和维护口腔健康所必须的条例、制度、法律等。也包括专业人员建议与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支持把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纳入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和组织培训等促进工作。第二节 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策略1、口腔健康教育的策略①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组成部分②口腔健康教育信息的科学应用③口腔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可分为四大类:a.个别交流b.以组为单位报告、讨论、决定有关健康信息c.借助传播媒介d.组织社区活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单个或联合应用)2、口腔健康促进的策略①口腔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a.口腔疾病预防b.口腔健康教育c.口腔健康保护②口腔健康促进的途径:a.全民途径b.共同危险因素途径c.针对高危人群途径③针对高危人群途径第三节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任务(略)第四节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计划、实施、评价 1、确立口腔健康目标→4项基本内容:①特定人群;②具体指向;③可被测量的尺度;④目标预期实现的时间;2、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计划①计划的基本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强调:自愿性、环境的重要性)②计划的基本步骤:a.确定与口腔健康有关的问题;b.制定可以达到和可测量的目标;c.确定实现目标的策略。3、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实施(略)4、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的评价(略)第十二章 社区口腔保健第一节 社区口腔保健1、社区与社区口腔医学☆社区口腔医学(communitydentistry):确定和解决有关社区人群口腔健康问题的科学和艺术。★社区口腔保健:①以一定社区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改善与提高为目标,②以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结构的医学模式为基础,③以社区的社会、文化为背景④从社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⑤以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为依托⑥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本途径,⑦以社区群体预防为主要策略,⑧建立并完善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系统⑨实现社区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社区口腔保健临床医疗保健关系:专业团队对社区人群个人对个人重点:预防治疗方法:社会与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采集病史、口腔检查、诊断措施:公共预防与干预个别处理人员: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医生与辅助人员目标:提高群体口腔健康水平恢复个别病人口腔健康与功能投入:以↓花费获得↑社会效益通常花费昂贵、社会效益最小理念:符合人人平等人人健康的理想难以达到社会平等的要求态度:人人主动参加、全社会参与个人被动参加2、社区口腔保健模式①△社区口腔保健模式(communitycaremodel):a.以完整的健康概念作指导b.设定社区和个人口腔健康目标,c.自我口腔保健为基础,d.初级卫生保健为途径,e.口腔健康状况干预指数作为标准,f.建立社区口腔健康目标管理制度,g.合理的培训系统与计划,h.培训各类服务人员,i.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预防保健服务,j.对已患病者提供适当治疗,使疾病停止于早期阶段,防止口腔功能丧失;k.以提供提供非侵入性保健为主,l.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m.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n.促进并保持口腔健康。②☆机构—过程—结果模式A.机构structure:领导、通讯、政治或经济机构B.过程process:a.获得信息b.传播信息c.知识和技术应用d.应用职业规范、法律、规章、政策、指南、准则与标准、作判断与评价。e.行政管理C.结果outcome:a.屈从:急诊保健为主要要求。b.替换:拔牙与活动义齿为主要要求。c.恢复:恢复正常功能的主要要求,包括固定修复,正畸与牙周治疗。d.预防:健康教育,帮助保持口腔健康和预防疾病为主要要求。第二节 初级口腔卫生保健1、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1978年在阿拉木图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提出):→→→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初级卫生保健:①是建立在实际可行,科学上可靠,社会上能接受的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卫生保健。②是在自力更生与自决精神指导下,通过人们的全面参与,使社会、个人与家庭都能普遍得到,其费用又能为社会和国家所承担,并能维持其发展的一种卫生保健。(“阿拉木图宣言”)★是在实际可行,科学上证明可靠,为社会与群众所要求和接受,在个人积极参加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上,以自我保健贯穿于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社区卫生工作者或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实践,提供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使全体社区成员都能享有的一种基本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五项基本原则:①平等分配②社会参与③多方合作④适宜技术⑤重点预防2、初级口腔卫生保健①基本概念:是在实际可行,科学上证明可靠,为社会与群众所要求和接受,在个人积极参加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上,以自我保健贯穿于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社区卫生工作者或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实践,提供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使全体社区成员都能享有的一种基本卫生保健。②基本内容:Ⅰ口腔健康教育、促进Ⅱ食品选择与营养指导Ⅲ倡导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Ⅳ适当调节饮水含氟量(加氟或除氟)有利于牙健康。 Ⅴ妇幼口腔保健。Ⅵ常见口腔病伤的适当处理Ⅶ提供基本口腔保健用品。Ⅷ在工作与生活场所防止环境受污染以利于牙健康。Ⅸ建立口腔保健卡,定期为群众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安排就近就医,及时治疗③★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三个层次:A.口腔健康教育、促进与保护B.口腔检查、早期诊断与即刻处理C.症状保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