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ID:34116197

大小:848.9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_第1页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_第2页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_第3页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_第4页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简报2017年第5期(总第16期)材料学院办公室2018年1月23日————————————————————————————本期摘要※材料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学院超材料课题组在《材料科学进展》发表长篇综述※材料学院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正式获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先进成形制造全流程建模与仿真创新平台”课题通过任务验收※2017年柳百成院士奖学金颁奖会举行※韩志强副教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准立项※2017年度“清华-天大-华东理工-中

2、科院上硅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青年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材料学院召开2017届毕业生座谈会※材料学院本科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佳绩※材料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宣讲会※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出炉,清华材料学科继续领跑※材料学院举行校友大会暨校友基金捐赠仪式※材料学院党委组织召开党建工作研讨会※材料学院召开党政班子述职会※材料学院党政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1【科研动态】材料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学院康飞宇教授和黄正宏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

3、石墨烯材料”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基于我国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发明了二元共插层鳞片石墨改性和微膨化技术,开发出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的微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发明了表面碳包覆和间隙碳钉扎复合改性微晶石墨技术,研制出具有优异高倍率性能和低膨胀率的负极材料;开发出高容量且循环性能优异的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发明了温和条件下高品质石墨烯的低成本、宏量制备技术,提出了基于“点-面”模型的石墨烯导电剂及应用技术。该项目成果提升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速率、循环和高低温性能,推动了天然石墨资源的深加工及利用技术的发展。项目共获授权发明

4、专利35项,项目成果已在深圳市翔丰华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瑞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实现了产业化及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利润3.27亿元。相关产品与技术主要应用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锂电龙头企业。★材料学院超材料课题组在《材料科学进展》发表长篇综述12月21日,材料学院材料周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权威综述期刊《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上发表题为《关联强度、刚度和可压缩性的力学超材料》(Mechanicalmetamate

5、rialsassociatedwithstiffness,rigidityandcompressibility:abriefreview)的长篇综述论文。文章详细回顾了近年来在力学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实验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并根据基本材料力学理论对力学超材料进行了清晰的分类。超材料是借助于人工功能基元构筑的、具有自然材料不具有的超常物理性能的一大类新型人工材料。超材料最初用于电磁波的调控,以实现负折射、完美成像、完美隐身等新颖功能。近年来,超材料的概念被引入到力学领域,成为新型机械功能材料的生长点。力学超材料通常是由精细设计的人工机械结构单元构成。经

6、由三维空间中特定的人工微结构设计,呈现出一些列奇异的力学特性。该综述根据所调控的弹性模量的不同,可以将力学超材料简要2地分为:超强超硬超材料,可调节刚度超材料,负压缩性超材料,反胀、拉胀超材料和超流体等。对种类繁多的力学超材料从功能原理到基本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科学分类,并综述分析了其研究现状,给出了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和愿景。由周济教授领导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超材料研究的课题组之一,该课题组首次提出了通过超材料与常规材料融合来构造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并率先发展出了具有低传输损耗、简单结构、可调的非金属基电磁超材料以及超材料全光开关、人工非线性超材料等新型电磁超

7、材料系统。近年来,该课题组也在负热膨胀等力学超材料方面也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是国际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综述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某一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权威性评述论文,每年出版6-8期,每期1-3篇文章,2016年影响因子31.08。该综述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博士后于相龙博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周济教授,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海弋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JiangZhengyi教授,以及材料学院博士生吴玲玲

8、。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和博后基金项目的经费支持。论文链接:ht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