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

ID:34115187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级上册教案示例第节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风的观测  难点:  (1)风的形成  (2)目测风向、风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组查阅“风车王国”或沙尘暴的有关资料并进行适当的整理(最好配图,电子文稿最好)  老师课前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台式电风扇、便携式风速仪、为每组学生(4人一组)准备好两个气球、一张彩色美术纸、一个饮料吸管、一把剪刀、一张连歌谣卡片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观看风现象的短片  问:刚才影片中反映的主要是那种天气现象?  引入: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又是如何观测风的?风对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又有怎样的影响?  风  一

2、、风的形成  1.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你知道用哪些方法能造出风来吗?4/4  活动:请每组同学两人一小组,一位同学先将老师发的气球吹起来,另一位同学将手放到气球口前,这时吹起气球的同学将手松开。  讨论: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感受到了风,你能通过这个产生风的过程利用前面所学的原理对风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小结:原来风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只要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空气就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这样就产生了风。  观看某天的天气预报  问:天气预报中哪句预报的是风的情况?  “北转南风二三级见四五级”介绍了风的几个要素? 

3、 小结:2.风的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二、风的观测  1.风向及其观测  读图:八种风向  介绍:(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有8种风向  活动:自制风向标并测风向(注意安全,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合理分工合作)  ①.用彩色美术纸剪一个箭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箭尾翼。  ②.在一根饮料吸管的两端各开一条1厘米长的缝隙。  ③.把箭头和箭尾翼插入饮料吸管的缝隙中,并用胶布固定(如下图所示)。  ④.用一个手指托吸管,找到它的平衡点。  ⑤.仔细地把大头针穿过平衡点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来回转动这个“风向标”,确保它能自由转动。  ⑥.将自制的“风向标”放

4、在开启的电风扇附近,观察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电风扇还是“风向标”的尾翼指向电风扇。  ⑦.借助指南针判断风向。  问:你知道在气象观测站我们通常用什么仪器来观测风向吗?  观看风向标、风速仪的图片4/4  问:风向标的箭头指示风向还是箭尾?  (2)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  承转:风速仪又是来测量什么的?  2.风速及其观测  (1)观测风速的仪器:风速仪  问:根据你以前学过的速度概念你能推出风速是指什么,它的常用度量单位会有哪些吗?  (2)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度量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练习:1米/秒=?千米/秒  问:在

5、天气预报中风速常用什么来表示?你注意观察过在天气预报图中是用什么符号表示风的两个基本要素的吗?  阅读:书P75表,了解风级与风速的关系  (3)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读图:常用的天气符号图、风向示意图  介绍: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风的天气符号(注意强调在风的天气符号中风尾指示的是风向)  3.风的天气符号  练习:下图示意的是几级风,风向是什么?  承转:除了收听天气预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判定风向?  4.目测风向、风速  阅读:书P75表,熟悉不同风级时地面一些代表性地物的特征现象  活动:小组连歌谣竞赛  根据刚才的了解,在不看书的情况

6、下,将下列词语与相应的风级连接起来,看看哪儿组连的快、连的准。  零级无风树叶响  一级软风水起波  二级轻风炊烟起  三级微风树枝晃  四级和风浪滔天  五级清风烟稍斜  六级强风灰尘起4/4  七级疾风大树摇  八级大风步难行  九级烈风树枝折  十级狂风陆罕见  十一级暴风烟囱毁  十二级飓风树根拔  三、风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活动:交流课下查阅资料的情况,畅谈自己的认识  小结:观看节选的有关气象站观测风向、风速的报道、风对人类的影响的影像资料。  练习:作业本P301——5  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畅,注重以活动导学,学生在课堂一直是

7、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被大大的调动起来。此外,在教学中学生除了从老师处、课本中获取知识,还大量的从网络等多种媒体中获得了知识,此外,同学之间的互学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是在主动求学。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