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13892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伏山镇程家海村简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伏山镇程家海村简志一、位置状况:程家海村位于宁阳县县城西北13千米处,东距云山约二千米,西距玉皇山(古名翥亭山)约一千米,南与柏家村相连。北毗古路店,作为行政村的程家海村,下辖古路店、小程家海两个自然村。共有村舍面积22500平方米,耕地面积132000平方米,程家海村村中有东西大街三条,南北大街两条,路面全部硬化,路旁安装了路灯和监控探头。村西有引汶河流一条,自北而南,流经村庄西头,直达东疏镇境内。夏秋之际,河中水流清澈,两岸杨柳飞烟,安静的村落恰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经过十几年来的规划
2、整治,现在村中交通方便,房舍井然,村貌清新整洁,村风淳朴和谐,长幼有序,抚孤怜贫,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二、历史沿革及胜迹程家海村始建于1368年,是程姓第87世孙程铭于宁阳县彩山北的程家花观迁来,初始名曰北大村,此后人丁兴旺,室宇广建,村庄规模渐宏。为防盗匪谋,于村庄四周高筑围墙,深挖壕沟,并引赵王河水入而环流,遂更名为11/11程家海。明朝中期,在村中央兴修程氏宗祠一处,以景仰先祖之德,凝聚后人之心。祠中栽植柏树十棵。清朝道光二十五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修有大
3、殿三间,东西廊厢各三间,过门亭、门牌楼各一座,二者中间有庑廊相连,全采用歇山顶勾檐式建筑。殿厢楣檐绘有彩色图案,流云飞鹤,屈松卧蟾,给人以高雅、神秘、幽静之感。大殿门前建有收阶式祭坛,殿内设有供奉程家海村建村始祖的高座神龛,东西山墙立有程氏族谱碑,四周墙壁上绘有二十孝彩图,整个大殿给人以庄严、肃穆、厚重之感。东西两厢内绘有壁画,色彩凝重,寓意深刻。院内六棵柏树拔地参天,终年常青,整座宗祠古色古香,气势恢宏,让人见之油然而生敬畏之心。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整个宗祠惨遭破坏,神龛被砸,谱碑被毁,房舍被损,后庭六棵
4、柏树,因缺乏管理相继枯死。一座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毁于一旦,面目全非。所幸,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中多次抢救复建,现有前厅、后殿、门楼各一座,松柏四棵,围墙数丈。虽然旧景不复,毕竟遗迹尚存,依然是程家海村的政治文化中心。11/11后人写诗为赞:家祠怀古庭院幽幽柏森森,淡淡春风拂后人。屋舍俨然藏祖碑,自古雄才出此门。程家海村内东北角处,有古槐一棵,约植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树龄,依然是枝繁叶茂,虬枝苍劲,树冠硕大,荫翳半亩,主干围粗四米,有朽窟数个,大者容人。苍然之气,令人遐思。此树与程家宗祠中犹存的四棵古柏
5、,均已被上级有关部门拍照存档并挂牌保护。三、智慧善良的民情11/11立村迄今,已有645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中,村庄由小到大,人口由少到多,姓氏由单一到多元,先后融入赵、胡、张、王、潘、史、宁、任、朱、孟等姓。各姓氏之间和睦相处,礼尚往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共同见证了程家海村的历史进程,也遍尝了不同时期的辛苦甘甜。勤劳的程家海村人,祖祖辈辈本着“种粟以为食,经商以获财”的生存之道,外出者经商营利,打工者出力赚钱,居家者也可经营作坊,靠一技之长生财。程家海村逐渐发展成较大的集市,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6、程家海村的榨油作坊、面食作坊、印染作坊、中药坊,在清朝时期就早已著名;鼻烟的生产工艺,是江北一绝,内绘瓶技术独步天下。尤其是红薯秧苗的繁育技术和规模,远近闻名,远销到河北、济宁、徐州、江苏等地,“程家海村冒烟——烧芽子(骚伢子)”,这一歇后语就由此而来。近几十年来,发展经济的脚步从未放慢过,先后创办过砖瓦窑、预制厂、食用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面粉厂、纸经厂、小型机械加工厂、紫貂养殖厂、良种繁育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生姜规模化种植等等,这些措施,极大推动了程家海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
7、道。淳朴的程家海村人,勇于谋求发展,也乐于付出奉献,清朝末年,盗匪群起,每当有大股土匪骚扰,临村百姓急于躲藏,程家海村的人总是打开寨11/11门,悉数放入。不论时间长短,坚持供给饮食。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多人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光荣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支援淮海前线,程家海村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达3600人次,并募集了大量的支前物质;抗美援朝时期,程家海村人踊跃报名,保家卫国,争相参军参战、有3人参加了志愿军,屡建功勋,光荣负伤;在各种抗震救灾及公益募捐活动中,程家海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和无私的积
8、极态度;在一些政府建设项目中,不论出民工,还是出钱物,程家海村人总是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四、重视教育卫生事业除勤劳持家,淳朴待人而外,程家海村人更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前,程家海村私塾就声名远播,解放后,村中很快就建起了完小,70年代,率先办起了初中教育,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村中先后三次迁移校址,不惜人力、物力,一次次建起了属于当时较高标准的学校,成为学区驻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