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12872
大小:1.72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3-03
《台湾特许学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70分类号:G40-059.3学号:122200432硕士学位论文台湾特许学校研究学院:教育学院专业:比较教育学研究方向:区域教育研究研究生姓名:刘浩指导教师:胡国勇完成日期:2015年4月I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刘浩日期:2015.5.17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
2、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刘浩导师签名:胡国勇日期:2015.5.17I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特许学校是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础教育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学校模式。所谓特许学校即指由公立权威机构授予家长团体、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非盈利性机构、组织等,并与之签订合同或者特许状,互相承诺的一种办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
3、及提供均等教育机会。台湾在引入“特许学校”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为美国“公办民营”模式,另一种为“公办公营”理念学校模式;前者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需求多样化,后者目的是为了推进台湾原住民教育的发展。论文在阐述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特许学校、原住民教育等基本概念界定、并说明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台湾地区“特许学校”理论探索、相关法制确立以及实践创新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公办民营”“公办公营”两种模式发展经纬。通过实际学校案例,分别“公办民营”“公办公营”两种模式“特许学校”的学校组织形态
4、、师资、课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论文认为,台湾的“特许学校”并不是美国特许学校的简单照搬,而是根据自身特点的在创造,以“公办民营”模式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公办公营”模式促进原住民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台湾“特许学校”发展依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与原有制度存在矛盾等等问题,这些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逐步完善。关键词:台湾特许学校教育需求多样化原住民教育I万方数据AbstractShanghaiNormalUniversityMasterofPhilosophyAbstractPublicchartersc
5、hoolisanewschoolmodebornduringAmericanbasiceducationreformin1990s.Thisisakindofeducationapproachthatpublicauthorityinstitutionendows,signscontractsorchatterswithparents,teachersandtheschoolmanagement,non-profitableinstitutesandorganizations,andmakecommitmenttoeach
6、other,mainlyaimedatimprovingteachingqualityandofferingequaleducationopportunity.WhenTaiwanintroducedthepublicchartschool,itdivergedintotwodifferentmodes—publicschoolunderprivatemanagementinAmericanstyleandpublicschoolsunderpublicmanagement;theformeraimstomeetthedi
7、verseneedsofeducation,andthelatterstriv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educationforTaiwaneseaborigines.Onthebasisofillustratingthesignificanceoftopicandthebasicconceptofcharterschoolandaboriginaleducation,andexplainingtheresearchthoughtandresearchmethods,thispaperco
8、mbinesthetheoreticalexploringofcharterschool,theestablishmentofrelatedlegalsystemandtheprocessofpracticeandinnovationthroughtheliteratureanalysisandfie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