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

ID:34112239

大小:2.7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03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_第1页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_第2页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_第3页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_第4页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岛湖陆桥岛屿鸟类集团与其物种组成相似性对片段化的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致谢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397,31210103908)的资助和淳安县林业局、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其说这是一封论文“杀青”后的感谢信,不如说是对过去三年研究生生活的回顾和总结。曾经无数个夜晚都思考过,当走在人生又一个毕业关口时,我要说点什么,但生活的感悟终究太多,在丰富的感情和情绪面前,再多的文字和话语都略显苍白,我也常有北宋词人柳永“竟无语凝噎”之感。二十一岁到二十四岁,这三年,遇到困难无助时想过逃离,受到挫折时也曾哭泣,目标缺失时常会迷茫,曾怒己不争也曾哀己不幸。但,那些小情绪,不过是一

2、个男人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装点,这些经历才是真正的良药和催化剂。人,躁动时如同浑浊的钱塘江水,只有沉淀后,才能褪去年少轻狂与尘世铅华,岁月积淀下的才弥足珍贵。如杨绛先生所言,站在人生的路口,我向后看,曾经认为的很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不过是懦弱的托词和对命运的屈服;向前看,太多的不确定和挑战,但我丝毫没有畏惧,甚至有时把自己想象成即将东征的十字军战士。母亲教育过我,男人要像山和海一样,如山一般坚强,如海一般博大。顶天立地,胸怀天下。过去三年的一幕幕,此刻如黑白老电影,在我头脑中放映,让人百感交集。2011年的盛夏,蝉噪蛙鸣的时节,我跟随师

3、兄李鹏和斯幸峰、师姐王思宇、本科生钟悦陶赶赴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正式开启三年“鸟人”科研生涯。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连麻雀、白头鹎、大山雀这些极其常见的鸟都不认识,只能翻图谱强行记忆,那时的焦急和挫败感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有鸟儿出没时,师兄师姐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详细描述出鸟的特征、叫出鸟的名字,而在我连望远镜的焦距都没调好时,鸟已经飞走了,那种瞬间的沮丧、无助让我至今难忘。从那一刻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最快的时间里把常见的鸟种认会。光这一项功课,我便花了足足一年多时间,对大部分鸟类的名称和形态特点有了了解。但困难总是接踵

4、而至,科研不易。2012年夏,那时师姐王思宇忙于毕业,师兄吴强和师姐包希帆忙于各自的课题,只剩我一个认鸟万方数据的主力。千岛湖初来乍到,本信心满满,可以独自承担鸟类调查的重任,但现实又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千岛湖难爬的岛屿、湿热的桑拿天、时常出没的蛇都是必须面对的,而永远躲在林子深处、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的鸟儿更是让我倍感沮丧。那时我还只能从外形特征上鉴别鸟种,哪里能到听音辨鸟的程度呢。没办法,困难来了也得上。人手不够,丁老师点将斯幸峰师兄帮助我,在师兄一周左右头脑风暴式的指导之后,我算是慢慢掌握听音辨鸟的技巧了,并且独自一人,连续三个月,每

5、个月二十多天高强度在千岛湖林子里穿梭,完成了鸟类调查,算是实现了实验室人手奇缺时的平稳过渡。最近与师兄宋搋聊起这段往事,他也很诧异我独自一人是如何完成这项工作的。现在想想,还颇有成就感。“浙”三年,每年鸟类繁殖季(4、5、6月)和冬季(11、12、1月),我便如同候鸟一般,在千岛湖和其它研究地之间迁徙,完成一个个鸟类群落调查的任务。背着望远镜、扛着行李出差早已是家常便饭,我还时常打趣:“给学校交的住宿费真不值,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但也正是与分子实验室不同的出差科研经历,锻炼了我野外生存技能和与人相处的诸多技巧,我对此充满感恩之心

6、。这三年,我学会划船,学会游泳,品味过千岛湖茶叶的清香、琵琶和杨梅的甘甜,也见识到正宗的农家蜂蜜、千岛湖鱼头,时常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羡煞旁人,并为此留下多篇诗作和散文,聊以自乐。“浙”三年,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丁平教授!丁老师学术上是一位严师,生活上更像一位慈父,言语上的教诲并不多,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没有严厉的责罚,但我总能从您的一言一行中受益良多。您做人的低调、谦虚、沉稳,做事时的认真、谨慎,为我今后待人处事树立了标杆。从我的论文构思、数据处理、撰写、反复修改到最终定稿,您都不厌其烦的给予我指导,帮我指出诸多不足。在我抱着“差不

7、多就行”的心态时,您总是用亲身经历告诫我:做科研要精益求精,即使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这段训练过程也会让你受用终身。在我论文写作进入疲劳期时,您用您的师弟梁伟老师“大干一个月,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故事勉励我坚持;当我存有畏难情绪、不愿再修改论文时,您用当年诸葛阳教授对您的教诲让我懂得“当你最终论文定稿的时候,你会发万方数据现自己的进步,庆幸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付出和坚持总是值得的,人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浙”三年,感谢于明坚教授和王彦平老师!于老师博学多闻,每次在组会上都能恰如其分、言简意赅地指出我们在科研中的错误和不足,还

8、经常与我们分享对社会现状和生态学科发展的看法。我能从于老师犀利的言谈中看出他对本研究领域发展有着独到见解,他也秉承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王老师对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的投入和坚持是我敬佩的。一周七天,风雨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