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

ID:34103542

大小:336.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_第1页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_第2页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_第3页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_第4页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_冯景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南学术》2013年第2期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及其意义冯景源提要:在我国学界,马克思哲学(不加主义)长期以来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哲学;二、怎样研究马克思哲学;三、为什么研究马克思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诠释路径》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已是贴近马克思哲学了,可要进行诠释,而且有两种诠释,这样使得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又复杂了。这是不是马克思的原意?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解?对此,本文将进一步依据文本探索,力图回答以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探索,不用加“主义”的马克思哲学,也不再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义,以免引起理论理解上的歧义。关键词:唯物史观

2、;实践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构论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3)02-0004-09我在《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一文中,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是一个路径。近日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诠释路径》(《哲学动态》2012年第5期),以下简称《两种诠释路径》,感觉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越发地复杂了。这不是马克思的原意。我国学界对唯物史观存在着四种理解。长期以来,它存在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体系)内,后来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三驾马车”)中。这两种理解,因它在理解上的

3、偏颇,无法说明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渐渐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唯物史观在“实践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结构论”内被讨论。以上理解,学界简化为唯物史观的“实践论”和“结构论”。下面的讨论,“实践论”和“结构论”的内容就是唯物史观诠释出的名称,或称为“两种诠释路径”。一、《两种诠释》对唯物史观理解上存在的问题(一)“两种诠释路径”形成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指出其原因:一个是“时间差”,一个是受研究者的“两个背景”造成的。作者简介: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教授。※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二分板块”体系和“三驾马车”理解上的偏颇,我在《辩证唯物主义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学术争鸣》2007年9期

4、)。《重读马克思<关于‘哲学的贫困’>———三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5期)有专门阐述,这里不再重复。4《东南学术》2013年第2期第一个原因:“时间差”。这是《两种诠释路径》一文提出的。“结构论”以新旧哲学教科书为基础,指的是教科书中各种范畴之间的结构,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结构关系等;“实践论”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主的马恩早期著作中的实践概念和主体性概念为内容。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理论呢?这是因为我国学界接受这些理论的时间有差别。“结构论”我国学界接受得早。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母本”,传入我国的时间为早

5、;而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主的马恩早期的著作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当这些著作传入我国时,“结构论”已经成为“先入为主的定势”。(以上参见《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理论探讨》2012年第3期)第二个原因:关于“两个背景”的说法。《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指出:“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还存在很多缺点,研究者受以往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都仅是从一个角度探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而没有真正从整体高度思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问题。这造成当前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现象,尚缺少广为信服的真正体现整体性原则要求的研究结

6、果。”(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这里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的问题,也非常适用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解的情况。因为研究者受以往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特别是曾受到西方哲学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关。(二)“两种诠释路径”自身的特点及其“结构”矛盾。是什么原因引起要对唯物史观进行诠释呢?这是因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现的新的问题需要理论说明。在社会实践新问题面前,以上两种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无能为力了,于是需要对唯物史观进行诠释。请注意,这里的唯物史观是我们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出来的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的一个部分。这样的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呢?还不是

7、。既然不是,你诠释出的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了吗?仍然不是。“两种诠释路径”各有其特点,用这一特点去诠释唯物史观,结果怎么样呢?造成“结构”矛盾。正如《两种诠释路径》一文分析的那样:“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一经产生,便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下来。社会结构如此,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论诠释也如此。实践是敞开的,处在不断变化中。社会发展如此,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诠释也如此。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新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