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ID:34101464

大小:210.50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3-03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_第1页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_第2页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_第3页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_第4页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1.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分)   要求:(1)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      (2)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3)补写出200字左右。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

2、个适合你的情况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善于表现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1)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项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2)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论文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4)不少于600字。    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72/72高考高分作文揭秘之一:把握标准【要义点拨】    高考作文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制订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评分规则,并基本保持稳定。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应该熟悉作文评分标准,这有助于我们规避错误,写出思想内容正确

3、,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应试作文,夺取高分。    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平时重视思维和语言训练,灵活地运用各种获取高分的方法和策略,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应试作文,取得高考的好成绩。【方法点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03年全国高考题)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

4、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二、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

5、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感情感情虚假表达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问题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发展等级10分深刻(10-9)丰富(8-7)有文采(6-4)有创意(3-0)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说明:    1.

6、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三、作文评分具体操作六点规定(一)评分的基本原则  1.评判一篇作文的等级,尤其是基础等级分的类别,要以题意、内容、结构、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考虑,不能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    2.每篇作文的“基础等级

7、分”与“发展等级分”之间,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分”与“表达分”之间,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也不可简单地、机械地对等硬靠。凡“内容分”和“表达分”不在同一等级内,两者的级差不要超过两个等级(如内容为一等,表达不应低于第三等;反之,亦然)。    3.实行“双评制”72/72,一篇作文须由二人独立评分;对同一篇作文的评分,两人差距过大而又难以统一的,交由阅卷组组长或质检组评定。    (二)关于对“题意”的理解    1.凡是在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内,或谈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认识事物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或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