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eediscussions,stats,andauthorprofilesforthispublicationat: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6017026Studyonthefeaturesofchlorophyll-aderivedfromSeaWiFSintheSouthChinaSeaArticle·January2005CITATIONSREADS24363authors,including:HuiZhaoYiquanQiGuangdongOc
2、eanUniversityHohaiUniversity84PUBLICATIONS491CITATIONS83PUBLICATIONS1,453CITATIONSSEEPROFILESEEPROFILESomeoftheauthorsofthispublicationarealsoworkingontheserelatedprojects:NationalNaturalSciencesFoundationofChinaViewprojectAllcontentfollowingthispagewasuploade
3、dbyHuiZhaoon10December2017.Theuserhasrequestedenhancementofthedownloadedfile.第27卷第4期海洋学报Vol.27,No.42005年7月ACTAOCEANOLOGICASINICAJuly2005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1111赵辉,齐义泉,王东晓,王文质(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实验室,广东广州501301)摘要:以南海海域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Sea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浓度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多年平
4、均的南海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南海大部分海域叶绿素浓度普遍较高,春季大部分海域较低;南海各个海区的叶绿素月平均最低浓度基本出现在春季的4月或5月,而最高浓度出现的月份却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央海盆区出现在12月,在广东沿岸海区出现在7月,在越南东南部近岸海域在8月和12月有两个最高值;在吕宋海峡的西部区域,尽管叶绿素浓度的最高值也出现在12月,但是叶绿素浓度的最低值却出现在夏季的7月.在空间上近岸区域的叶绿素浓度明显高于中央海盆区,西部海域普遍高于东部海域.南海叶绿素浓度的这一时空分布特征与流场(
5、如上升流等)、海面温度场和风场等的变化有关,也与陆源物质的输入等关系密切.关键词:南海;叶绿素浓度;SeaWiFS;上升流中图分类号:P715.6;P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193(2005)04-0045-08多,在对南海局部地区初级生产力和叶绿素浓度的1引言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河口及上升海水叶绿素浓度的测定不仅与海洋生态系统初流区生态系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调控机制等[6,7]级生产力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对于海洋-大气系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中碳循环、环境监
6、测、赤潮灾害监测、海流(上升流、分析基本都是依据相对分散、非同步的现场调查数[8][9]沿岸流)等的研究及渔业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使据,近年来Tang等、商少凌等在吕宋海峡西用常规测量方法需要实地进行逐点采集水样,不仅南、台湾海峡附近海域尝试利用水色卫星遥感资料成本高、速度慢、采样点稀疏,而且难以实现大范围分析叶绿素浓度变化的趋势等,初步获得了该区域水域的同步采样测量.与常规方法相比,利用卫星遥叶绿素浓度分布的特征和主要控制机制等.陈楚群[10]感技术探测海水叶绿素浓度具有探测速度快、成本等利用1998年的水色遥
7、感资料分析了南海海域低、可实现大范围水域同步测量的优点,并且与常规叶绿素浓度1,4,7,10月份的空间分布特征.[1~3]方法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随着SeaWiFS资料的逐年增加,研究南海叶绿大大改变了以往根据相对分散采样非同步资料研究素浓度长期季节平均特征的条件也更加成熟.本文以[4]初级生产力的局面.近年来美国SeaWiFS(sea-多年叶绿素浓度资料(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viewingwidefield-of-viewsensor)资料为遥感探测为基础,给出了多年平均的南海叶绿素
8、浓度时空分布[5]海水叶绿素浓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特征,进而简单分析了叶绿素浓度变化与海洋环境场近年来有关南海区域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越来越(海面温度、风速和动力高度场等)之间的关系.收稿日期:2003-12-03;修订日期:2004-06-3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3-SW-2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