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72751
大小:6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三焦与胰腺》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脏象学说中的三焦为六腑之一,但三焦的部位在哪里?指的是人体内哪一个脏腑?中医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定论。有的只是一些猜测,如有的说三焦有名无实,有的说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有的则说三焦是指从咽喉至肛门、尿道口的一个大皮囊,是水液之通道等等,总之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都是猜测。我们认为“三焦就是胰腺”。这句话,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异端邪说。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既涉及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来治疗胰腺病变,也涉及中医理论的完整性,因此必须论述清楚。 为什么说三焦即胰腺?为什么说三焦与胰腺是同一
2、个脏腑的两个不同名称?我们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后认为“三焦”是“胰腺”的古代名“胰腺”是“三焦”的现代解剖学脏腑名。自古至今,当西医未传人中国之前,中医典籍中从未出现过“胰腺”这一名称。中医和西医对同一事物使用不同的称谓是常有之事,并不奇怪。 中医数千年来一直将胰腺称为三焦,那么胰腺之名从何而来?胰腺是西医的脏腑名,西医是外国医学,汉语与外语是不同的,胰腺是翻译过来的一个脏腑名。由于西医的普及,故被广泛引用而得到普遍认可。又如中医的湿温病被西医称之为“伤寒”,中医的“病”字被西医称之为“炎”字,致使有些医生一味
3、的使用清热解毒药来治疗炎症,导致不良后果等等。翻译的错误,导致了医学内容的混乱,因此必须提醒那些研究医学的专家们,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三焦的“焦”字作何解?“焦”作字形分析是一张胰腺的位置图,以功能分析“三焦”是一张胰腺的生理功能图。“焦”字经拆解后,“焦”字中的“人”字代表胰腺本身,二个“土”字代表脾胃,下面“四点”代表肾脏,胰腺在人体的位置是在横隔之下,旁靠脾胃,下面是肾脏,“焦”字就是一张完整的胰腺位置图。从经络学角度来讲,手少阳三焦经从头上的丝竹空穴,经耳后下人肩,走臂外正中到无名指端关冲穴,其支者从
4、缺盆下入胸中,络心包,下幅属三焦。而且三焦俞的穴位在膀胧经上排列的与内脏对应的位置在隔下胃俞之下,肾俞之上。《灵枢·经脉》亦明确指出:“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合心主”。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三焦的部位在幅下。既然《内经》有关条文已指明三焦的部位在隔下的脏腑除胰腺之外都有归属,故三焦所指非胰腺莫属,再作其他猜测就毫无意义。 三焦的功能:三代表了天地人、上中下三才,即全身,三焦主管全身的脏腑功能。《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中读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胧,是孤之府也。”这里“
5、是孤之府也”是说三焦独有的主水功能有别于其他脏腑。即它的生理功能既不同于脏,也不同于腑。“疏通全身水道,将水液归属于膀胧,排出体外”是三焦独有的生理功能,因此称为“是孤之府也”。三焦主水道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脉诀汇辨》曰:“谓之中读者,以其如川如读,源流皆出其中,即水谷之入于口,出于便,自上而下,必历三焦,故曰,中读之府,水道出焉。膀胧受三焦之水,而当其疏泄之道,气本相依,理同一致,故三焦下输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胧,约下焦也。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曰是孤之府也。要知三焦虽为水读之
6、府,而实总护诸阳,亦称相火,是又水中之火府”。从“入络膀胧,约下焦也”这几个字可以看出,三焦非但有疏泄水道之功,还有约束控制下焦膀胧排尿之功。这与胰腺病变之糖尿病(消渴病)的下消病变多尿证相吻合。从“要知三焦虽为水读之府,而实总护诸阳,亦称相火;又是水中之火府。”可以看出三焦主水(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是靠阳气、靠火的动力。肾为水火之脏,水中有火,这就是焦字下面四点之含义。焦字中之二个土字,即脾胃,脾主湿胃主燥,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与三焦相同,但三焦之火盛会使胃火旺而致多食,这又与胰腺病变之糖尿病(消渴病)的中
7、消病变多食证相吻合。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少火),少火生气;火过盛则为病理之火(壮火),壮火食气则气衰。气为肺所主。气衰火盛则水为之消,出现求水自救之多饮证。这与胰腺病变之糖尿病(消渴病)的上消病变多饮证相吻合。故三焦(胰腺)火盛(炎)则气衰,气不生血能使血为之变,即营中之糖不能转化为血,致使血糖过高,形成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的病因是火盛气衰,气不化血,使血糖超标。皆是三焦(胰腺)生理功能失常的表现。 三焦之实体与功能:中医的脏象学说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及脏象经络等理论的黑箱理论,而西医的脏腑学说是基于生理解
8、剖学的白箱理论,对人体内脏腑功能的理解,中医与西医不可同日而语。脏腑学说专讲脏腑实体,脏象学说既讲脏腑之实体,但重点却落实在“象”上,讲究的是“病生于内,必形之于外”之脏腑功能,认为外部形体及精神的一切变化都是内部五脏功能正常或病变的反映,信息通过经络传递。如中医对“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神志活动分属于五脏的理论,中国人人人皆知,如“心里想”“心想事成”“肚里做文章”“满腹经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