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61156
大小:2.21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3-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四年六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生达到: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科研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在专业领域内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文献资料,并具有外文写
2、作的初步能力。3.身体健康。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其中论文工作不少于一年。三、培养方式1.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导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提交教研室(研究所)审查,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与论文工作相结合,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与研究生指导小组相结合;教学方法上采取讲课与自学相结合。3.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四、课程设置与学分-77-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一般
3、为7-8门,其中校公共学位课四门(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1学分,基础外语4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基础理论课1-2门,本专业二级学科内具有研究生水平的专业课2门。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修满至少32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五、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环节。1、凡入学前参加工作两年以上的硕士生,可免去社会实践环节。2、社会实践具体要求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六、学位论文工作1.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途径,至迟在第三学期内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经所在教研室(研究所)
4、讨论审核确定后,按计划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论文题目应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学术上有一定的意义。2.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答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参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77-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生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学科代码:081401一、主要研究方向1、黄土地基与地基处理2、基础工程设计理论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与数值分析4、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5、特殊土土性及工程应用研究6、地下工程设计理论7、环境岩土工程理论及技术研究二、课程设置1、公共学位课课程编码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基础外语0010001-22104学分专业外
5、语0010242402学分自然辩证法001001154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0010022361学分2、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数理方程0010151804学分数理统计0010111603学分高等土力学0110241603学分基础工程0110252603学分塑性力学0010171402学分黄土力学与工程0110852301.5学分岩石力学0110641402学分土与基础振动0110282301.5学分工程地质学0110292502.5学分土工试验与测试技术0110262402学分非饱和土力学0110272402学分岩土工程数值分析0110492402学分计算方法0010162603学分
6、弹性力学1110471402学分有限单元法0010182402学分3、选修课-77-地基处理0110582301.5学分相似理论与模拟试验0110621301.5学分地下工程设计理论0110302301.5学分环境岩土工程概论0110311301.5学分卫生填埋场设计0110322301.5学分软土地基0110792402学分岩土塑性力学0110332301.5学分边坡工程0110362402学分冻土工程0110402301.5学分特殊土路基0110412301.5学分工程物探0110432301.5学分水文地质学0110552301.5学分计算机语言0010202502学分第二外语00
7、10282802学分损伤、断裂力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0110563502.5学分模糊数学0010071402学分-77-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生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学科代码:081402一、主要研究方向1、钢结构及其抗震2、轻钢结构3、大跨钢结构4、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抗震5、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及抗震6、新型结构体系7、结构可靠度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9、智能结构、智能材料结构系统10、高层结构计算理论11、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风振及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