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年广东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广东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新省人社厅透露,将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实施医保城乡一体化,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方案政府的“钱袋子”去年花得怎样今年怎么花,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广东省人代会下发的《广东省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2015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亿元。《报告》同时指出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部分地区非税收入占比偏高、财力区域差距拉大等。此外,省人社厅在提供的材料中透露,今年计划
2、适时降低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报告》表示,2015年广东省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完成各级调整预算的%,增长%,剔除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因素后可比增长12%o据悉,在全省各市中(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快报数),深圳(亿元)、广州(亿元)、佛山(亿元)分列前三,汕尾(亿元)、潮州(亿元)、云浮(亿元)位居最后三位。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岀亿元,完成各级调整预算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多的科目包括:交通运输支出亿元,完成预算的%,增长%(《报告》解释,主要原因是
3、落实“三大抓手”政策,全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学技术支出亿元,完成预算的%,增长%(《报告》解释,主要原因是各级加大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持力度)等。《报告》表示,2015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和上年结转,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及上解中央支出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具体收支情况待决算完成后报告o在总结肯定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一般公共预算方面,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据介绍,全省收入增长的
4、稳定性不足,如剔除深圳超常增长(可比增长%)等因素,2015年收入增幅降低至%;若剔除金融保险业大幅增长及其他一次性入库因素,增幅将降低至%左右,低于年初预算10%的增长目标。部分地区税源增长乏力,全省有12个市未完成年初预算(已完成调整后预算)。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收入差额亿元,除了部分来源于中央补助收入外,将近2000亿元通过清理存量资金等筹集一次性财力解决,“由于一次性资金没有可持续性,将增加以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的压力覽2015年11月,在部分省人大代表听取广东省2015年1—10月预算执行
5、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编制准备等情况的座谈会上,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继兴曾相继指出,广东部分地区非税收入占比偏高,需引起高度重视,亟待解决。陈继兴甚至直言,“最高的近70%靠非稅收入,这样怎么能维持?这样靠天天卖地、行政事业性收费能维持多久厂《报告》表示,虽然广东省财政收入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非稅收入占比仍然偏高,收入可持续增长压力大。据悉,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非税收入比重在30%至40%的有9个,超过40%的有5个,最高的市非税收入占比达到%。全省58个县(市)非税
6、收入比重在30%至50%的有36个,超过50%的有7个,最高的县非税收入占比达到56%-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省面临的发展难题。《报告》指出,广东区域财力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财力区域差距拉大。《报告》表示,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仅增长%,增幅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12个市中有6个收入增幅低于5%o自2014年1月以来,粤东西北地区收入累计增幅已连续24个月低于珠三角地区,2015年全年增幅差距达个百分点,比2015年上半年扩大了个百分点,改变了2008年
7、-2013年粤东西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持续高于珠三角的趋势,使得区域间财力差距进一步扩大。《报告》同时指出,粤东西北地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增支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增收亿元,支出增量是收入增量的倍。根据广东省人代会下发的参阅资料,省人社厅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表示,将适时降低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在2016年的工作安排上,省人社厅表示,将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出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医保城乡一体化,消除制度的城乡和职业差别,率先建立覆盖全民、制度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8、。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方案。同时,将推动省市签署扩面征缴责任书,依法推动企业全员足额参保,继续解决应参保未参保职工参保问题。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对各类群体参保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推动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全面推进建筑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此外,将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保和工伤保险统筹机制。研究制定公务员和参公管理单位人员工伤保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