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36982
大小:12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03
《河南省郑州市嵩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嵩阳高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七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选择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D.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注意提干
2、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秦朝统一前是七国并立,那时候诸侯当权,即贵族统治;之后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封建集权的秦朝,并且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命。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因此选Ao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绝对的专制制度2.贵族能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
3、的意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郡县制实行后,贵族经济上完全依靠君主供养,政治上完全以君主为代表、并受到君主的严格控制,贵族的生存条件也没有了,故A为最佳选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这样就催生了察举制和科举制,排除BC。自唐朝以后,随着郡县制的完善,只有和君主同生死、共命运的皇族,作为一个社会阶级的贵族整体消亡了,故行省制与贵族阶级消亡已无关联,排除D。3.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屮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4、……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大一统局面实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屮央集权制度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选C正确。A项中的忠君报国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错误,宗法家族观念对维系家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支配性的地位需要的是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才能维护大一统的局血,单纯的家族观念也容易导致分裂;D项错误,单
5、纯的伦理道德并不能有效的维护统一的局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屮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1.清末,某传教士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表明()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岀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明恩溥的这段记述表明了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使
6、得众多学子穷其一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里而不仅仅是用追求功名利禄可以来解释学子动机的,还有的就是他们天生具有的忍耐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们孜孜不倦的去参加科举,这反映了古代学子的价值追求,故选C。A项表述错在“批判〃这个词语,作者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困惑或者疑惑,而不是批判。B项的愚昧无知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出來。题干只是表明科举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摧残,而不是说明其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排除D。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2.宋代“收乡长、镇将Z权悉归于县,收县Z权悉归于州,收州Z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
7、Z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这是一种收地方Z权到屮央的做法,A与题干无关,题干也没有特别提到物质基础、财权等问题,排除B,这种做法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与C所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收地方之权到中央,削弱了地方自主权。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主旨,分析其透出的本质。1.某边疆地区出现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
8、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以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彖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D【解析】据材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