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23350
大小:64.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春字的民俗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文由素月问琴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6年3月(第2期,总第118期)【语言与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家SOCIALSCIENTIST,Mar.2006(No.GeneralNo.2,118)“春”字的民俗学解读彭小琴(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64)关键词:春;农事;性事;婚育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春”一常用字,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与农事有“这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同时,由于春”殊的自然特征,它也成为中国人性事”婚育”文化象征符号。春”农“特“与“的“与事、性事、婚育的关系建构了中国特有的春”
2、“的文化内涵,成为绚烂的中国文化极有韵味的组成部分。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2-0203-03(“、“、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愁”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立春三日晴,今年(dwardSapi说:一种文明的文化模型网络正是在好收成”。少地方还有立春”种种忌讳,如有Er)“等不“的表达这种文明的语言中编成了细目”语言编织了人“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类文明,并以其巨大深厚的表意功能将光辉灿烂的文“立春有雨连清明”等说法。“立春”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化一网打尽。如果说林林总总的言语类型是各民族文的重要程
3、度。化模型网络的一个又一个细目的话,那么我们透过这“立春”作为是汉民族自古以来在农事上的一个些细目就可以洞见各种文明的堂奥。本文以汉语背景重要节日,与之相应的有起春”报春”打春牛”““、“的中极为常见的春”“字为例,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风俗习惯。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始教民耕,所角度探讨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事、性事、婚育等以历代有作为的帝王、官员和百姓都很关心农事。每活动的内在关联,并试图以此为案例揭示语言文字与逢立春”“时节,皇帝和地方官员都要通过一系列迎“民俗文化之间的隐密联系。春”礼仪向老百姓劝耕”“,平民百姓也通过迎春”“礼一、春”“与农耕文化朔“曰“春”是一会意兼形声字
4、。说文?屮部》草春),《:(推也。朔,从日,朔,春时生也,会意,从屮屯亦声……今隶屮朔屯,亦作屯。段玉裁注:日、屮、者,得时朔生作春字“草”屮也,屯字象朔木之初生,会意兼形声。公羊传?隐公《”屮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何休注: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时本名也。春”“”的本义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作为四时之首,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释名?释天》“春,蠢也,万物(《云:蠢然而生也。),因此也是一年农事的开始。”中国古代以农为本,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因而传统的农业社会盛行农耕文化,用春事”“代指春耕之事,认为立春”“当天的天气如何会关系到一年的吉凶祸福。如河南民谣说
5、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又说屯仪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遂。先秦即有关于迎春”“礼的记述,至东汉正式产生了迎春”“的礼俗和民间的饮食服饰习俗。迎春”的仪式往往很隆“重,地方官员首先要沐浴,穿上素衣,然后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摆桌上供,烧香跪拜,祈求一年的五谷丰登。到唐宋时期,这些礼仪和风俗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期。虽然清末和民国时期官员举行迎春”起春”仪式的已不多““、见,但农民们却仍然把起春”“开犁春耕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选择破土耕种的吉日,举行一定的祭“耕”仪式。据有关文献记载
6、,在举行起春”“仪式时,耕牛的角上和赶牛的鞭子上都系挂彩红,人们把牛牵到田边,烧香敬神,按东南西北方向作揖或跪拜,口中念道:今日起春,祈祷苍天,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再赶牛下田,驾上犁,翻地几圈,并在牛的身上轻打三鞭。打第一鞭时说:风调雨顺”“;打第二鞭时说:物阜“民安”;打第三鞭时说:天下太平”也有人驾牛犁一“。收稿日期:2005-12-18;修订日期:2006-02-13作者简介:彭小琴,女,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203现了这一点。就六十四卦而言,凡六爻阴阳协调、和谐都为吉卦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在古人的思想观念里,春天阴阳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谐,正是生育的好季
7、节。春”故“就代表着交媾、“春生、生育。夏养、秋收、冬藏”的观念,历史悠久。万物生长、生命勃发的春天也是人生理欲望的上升期,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蛰伏,人的诸多生命功能开始恢复,并显示自己的力量,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诗早在经》时代,春天就与性、与生育联系在一起。诗?召南?《野有死麂》野有死麂,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菌菌之。诗作以野有死麂””“菌作比起兴,直率地表现了春情萌动中青年男女相悦相诱的人类天性,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