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

ID:34013755

大小:302.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03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_第1页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_第2页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_第3页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_第4页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_第5页
资源描述:

《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 选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惠安葛上陈氏大宗谱族谱,是一个宗族的生命史。它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宗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宗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通过宗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由陈百川、陈成水主编的《葛上陈氏大宗谱》已圆满告成付梓。宗谱展示葛上村在海内外的根脉,印证割不断的亲缘,以资不同地域的宗亲寻根问祖,它是联系和团结广大宗亲的纽带。目录葛上村陈氏概况郡望昭穆沿革谱序名贤传略宗贤小传文物古迹墓誌铭墓誌铭考探碑文民间故事葛上陈氏概况葛上历史上曾称为葛厝村,因出

2、皇帝,官府派兵围剿,祸及百姓,抄家灭族,全村男女老幼被剁成肉酱。以后人们把葛厝村叫割酱村。现在雅称葛上村,是明朝由晋江涵口迁入。均属先祖——舜帝,得姓始祖——胡公满,颍川始祖——陈寔公后裔。本村位於惠安东园镇南部,古称西湖铺二十一都,始迁祖增安公,明初(约1368—1422年),从晋江涵口迁卜于此。繁衍、生息,子四(据本村93岁宗长根土说,三子居洛阳镇陈埭头村,四子迁台湾)。村人也有“二世分东西”之说。除下郊尾刊(迁居台湾)、后厝刊(居马来西亚)、今尚有八个刊:树脚、砖仔埕、大厝、小宗、下田墘、三落、美塘、中塘等

3、,至今传22代。子孙在葛里聚居者近千,而移居谋生者众。后裔域内分衍玉埕、东园下新厝、后港、陈埭头、虎窟等地;客居上海、南京、合肥、泉州、厦门、三明、永安、江西、漳州各地;境外,移居之马来西亚、新加波、印度尼西亚、非律宾及台湾、香港等。增安公佳城在张坂镇玉前村井下自然村西一处称悃(卧)狗穴的石坡地,现存墓碑、墓桌、墓圹等。每年清明节,其后裔子孙(之前还有陈埭头、虎窟村)扫墓祭奠,缅怀宗功祖德。2004年11月10日,在泉州洛江区河市镇庄田格山的明代古墓中,出土《明赠文林郎广东廉州府钦州灵山县滨江陈公暨太孺人曾氏墓志

4、铭》中,有记录“先人晋江人六世祖孟甫公迁惠安之葛酱村”。增安公与孟甫公,是二支入葛上村始祖,还是同一人的名、字和号之差,有待于资料的发现及文史工作者考证。据《晋江姓氏志·陈姓》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616年),陈润十一世孙陈迈,字斯征,号元一。领兵镇守莆田,武德五年(622年),唐军入闽,传檄定诸都,复置莆田县,以陈迈为第一任莆田县令,加车骑都尉,此为陈姓入莆田之始祖。陈迈任县令期间多有惠政,因爱当地林叡优美,致仕(退休)后便卜居于此(橄榄巷)。逝世后,当地百姓曾立庙祭祀,其后裔号称“十八陈”。至宋朝至元年间,肇

5、基祖陈念五,讳干,字坤德,生子二,长碧溪,次清溪。因海寇混杂,于元初从涵江迁居晋江青阳山。始祖念五公隐逸,至碧溪公时,缘外岳官是涵口谢天官讳许公之婿,因而于淳佑年间(1241—1253年),迁落籍涵口村。总之,稽考吾葛里支系,则出自晋润公入闽,迈公入莆,碧溪公之后裔。郡望:颍川衍派昭穆:心存紹述承前賢讚緒長新積德先宗卿顯榮隆世守家聲佑啟遠連綿(自十五世起)葛上村隶属区域之沿革宋时置惠邑时分三乡,属崇武乡。元时元贞时改为四乡,属行满乡长安里(二十一都)。明初仍为四乡,属行满乡长安里(二十一都)。清朝属西湖铺,古二十

6、一都。①民国属东园镇群贤保。1949年属第五区公所群贤乡。1952年属第七区公所锦峰乡。1956年倂属东园区东园镇1957年属东园区群青乡。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群青大队。1961年属东园人民公社群青大队。1966年属东园人民公社锦峰大队。1979年属东园人民公社群青大队。1985年属东园乡群青村。1989年属东园镇群青村。2010年属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群青村。②注:①西湖铺古二十一都,离城三十里,领乡:葛酱、西埔、鲟头、后蔡、坝边、上仑、康岭、洋埔、下申庴、内厝、新街、张坑、顶东园,计十三村。②2010年3

7、月群青村随着东园镇从惠安县析出隶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据1998年新编《惠安县志》·陈成水整理)葛上陈氏大宗谱序文序一陈荣春——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泉州市市长祖宗不敬,何谈爱国。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没有不热爱家乡的;常想国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由海内外宗亲共同编纂的《葛上陈氏大宗谱》,它能促进旅外族人寻根祭祖、血脉认同。祖籍乃源头,分迁地是流派。后裔欲寻根认祖,必定稽查谱牒,溯其宗,明昭穆而知分支散处,以敦共宗同祖

8、一脉之认同。宗谱是宗人寻根问祖、缅怀先人、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的载体,汇聚增强姓氏族人凝聚力。宗谱首推“孝,德之本也”。由善事父母,上溯到爱敬父母的父母,直达远代的宗祖,成为大孝敬爱的行为、百行孝首的亲恩。和睦也是主要功能之一。对于同根所生兄弟,自应友爱,推而广之,凡是同一祖宗生的昆仲,理应和睦相处,有无相济,患难与共。孝悌和睦成为血缘家庭范畴的高尚道德标准。宗谱还记录本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