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ID:33978737

大小:55.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_第1页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_第2页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_第3页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摘要】中国的古诗词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写作的,即先对具体事物进行描写,再引申到抽象的意象和情感,从而达到抒情写志的目的。与这一点契合的是,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用身体具体的体验来解释内心的抽象思考。于是,这两者便有了联系之处。文章以北宋诗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一词为例,尝试用意象图式理论解析此词。【关键词】意象图式;古诗词;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8-01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用身体具体的体验来解释

2、内心的抽象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中国古诗词擅长以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诗词中常出现大量的意象图式。传统的古诗词分析通常是关注它们的修辞手法,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古诗词的欣赏和翻译开辟了新的视角。文章以北宋诗人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一诗为例,尝试从意象图式的视角分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写作的意境。、意象图式定乂意象图式是以人类的认识经验为基础,形成与我们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并形成具有联系的抽象关系和高度概括的意象的结构。意象图式的概念最早是由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

3、的MetaphorsWeLiveBy中提出的。Lakoff把意象图定义为“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结构”。他认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常见的意象图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和前后图式等。二、从意象图式的视角分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国古典诗词中一般存在着大量的意象,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古诗词的欣赏解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将以宋词《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为例

4、,尝试用意象图式的角度解析古典诗词。秦观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的作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一首伤春之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原文如下: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首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意为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主人公从下往上登上小楼,属于“上一下”意象图式。词的起调轻而淡,在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敏锐的内心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上小楼的轻寒,给春天寒冷而

5、萧索的清晨带来寒冷萧索的气氛。词的首句便为整首词烘托出了一个凄凉、清寒的氛围。“晓阴无赖似穷秋”,意为早上的天气阴着好像是在深秋。此句在凄清的氛围上再添一分暗淡。此情此景不得不使人抑郁苦闷。然而词人却不说自己的心情,而是怨晓阴之无赖,进一步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淡烟流水画屏幽”句中把屋内画屏看作一个容器,“淡烟”与“流水”在容器内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可看作是“容器”意象图式。主人刚刚从梦中醒来,眼前一片朦胧,而室内画屏: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则运用了隐喻和容器图式:天上自由自在

6、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不知不觉中,主人公的视线转向了窗外(房间为容器,视线为射体)见花儿之飘缈,不禁想起残留的梦,心中顿时生气愁忧的情绪。作者在这里把“飞花"之“轻”比"梦”、"丝雨”之“细”比“愁”。透过窗户观远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有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以及不即不离之美。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之愁。轻淡地执笔,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勾画出环境氛围,从而把那抽象的悲凉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实写物态,虚写心境,虚实相生,令人回味无穷。三、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

7、到,意象是古诗词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意蕴帮助古诗词达到抒情言志的效果。意象图式来源于人体对空间关系的感知体验,是对具体空间关系的抽象认知,而古诗词中的意象通常体现于空间描述中,所以利用意象图式来解读古诗词是有其内在一致性的。此外,意象图式在诗词分析的实践及应用也表明意象图式对于古诗词中的意象具有一定阐释力。参考文献:[1]Lingerer,F;IL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nistic[M].2001.[2]GeorgeLakoff&MarkJohnsonMe

8、taphorsWeLiveBy1980.[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2.[4]朱晓慧•宋词词境中的意象质感一一兼与唐诗意象质感[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