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

ID:33977461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_第1页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_第2页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_第3页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_第4页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抓实干_努力建设幸福延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真抓实干,努力建设幸福延安——对话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发布时间:12-25  来源:延安日报社  延安曾经因为石油经济而风光无限,如今正处在结构转型的艰难爬坡期。延安人需要冷静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如何满足全国人民的圣地期待,如何恢复经济发展的活力并与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面临种种挑战,延安如何突围?本报记者对话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  记者:您以前没有在延安工作过,您在去年5月份履新之前,对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怎样的认识?  姚引良:我在省政府任职的时候对延安的发展也

2、有基本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取得了四大成就: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以前发展很快,人均财力全省第一;二是退耕还林全国第一,这让延安山川大地基调由黄变绿;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明显,发展了三百多万亩苹果占全省三分之一;四是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全省走在前面,做得比较好。  同时,延安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结构单一,油主沉浮不可持续;再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高,规划滞后,城市载体服务功能不强;另外,红色革命旧址众多,保护利用不到位,旅游环境差,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变成文化和旅游产业优

3、势。还有延安农村低收入群众占比较大,收入低。  记者:过去一年多时间,面对延安的现状、挑战以及取得的进步,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姚引良:延安在变,但变得还比较慢!延安的干部群众以及外地的游客都感受到了城市的变化。我认为成绩应该肯定,但对进展我并不十分满意。不过,一步步踩稳踏实走到这一步也很不容易。我一直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部署就要先理清思路,把现状、问题弄清楚,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弄清楚,然后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就是实干,就是解决问题。但抓落实涉及到思路、方法,涉及到人、财

4、、物各方面的条件,哪里出了问题,部署都无法落实。  记者:我经常去延安出差,前后对比我感到延安的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尤其是环境卫生。  姚引良:延安曾经连续七个季度位列全国旅游城市满意度调查倒数第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环境脏乱差,旅游业发展的软硬条件让游客意见大,游客对圣地的想象与现实反差太大。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我们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领导力量,进行了不间断的整治。从城市大街到沟道小巷,从旅游景点到居民社区,从交通环境到酒店服务,按照游客的投诉问题全面整治,很快城市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游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5、 记者:延安市区有个特色,很多居民都“挂”在山上,住着不方便,也不利于山边革命遗址的保护。  姚引良:这是山城特色,但延安这一“挂”就是十几万人呀!所以我们启动了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居民下山工程”。今年下半年以来,结合十大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已动迁了三万名左右的居民,其中大部分是“挂”在山坡上的群众。  记者:是要把这十几万人全部搬下山吗?搬下来以后如何安置?  姚引良:是的,到时候山上就没有常住居民了,直观坡面全部恢复植被。我们在拆迁的时候还刻意保留部分窑洞,设想利用绿树掩映的窑洞灯光,让外地游客体验革命圣

6、地的感觉。下山居民可以原地就近安置,也可以在建设中的新区安置。延安的上山建城工程,就是要把老市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与旅游业发展无关的城市功能转移到新区去,腾出空间安置下山居民。同时,我们也已决定,老市区不再批建高层,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旧城改造要努力恢复红色延安的历史记忆,使其更符合人民心中对延安的向往和定位。  记者:上山建城对于延安来说,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而延安很多干部群众却说,上山建城是被“逼”出来的。  姚引良:外地游客对延安城市建设有意见,说宝塔山不再巍巍,都让高楼占了风头。市区交通拥堵

7、、建筑密度过大,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延安城区常住人口已超过50万,按照一般的城市规划要求,至少需要5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延安老市区只有36平方公里,这就是城市建筑密度大,道路交通拥挤的客观原因。没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怎么办?我们提出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战略。“中疏”就是疏解老城密度、保护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产业。“外扩”就是削山填沟造地建新城,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新区规划面积七十多平方公里,分为北、东、西三大片区。加上老市区,延安的城市规划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可以为今后二三十年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建设

8、空间,可以容纳8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  记者:国家勘察大师张苏民曾说,延安上山建城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工程。这个工程是如何解决技术难题的?新区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  姚引良:新区建设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我是搞科技出身的,新区建设涉及到的工程地质、水文等重要论证会我都亲自参加,听取专家意见。经过专家的严格论证,通过盲沟排渗和强夯技术解决了填方区地下水位上升和密实度的问题。并且投入3000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