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

ID:33976327

大小:462.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_第1页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_第2页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_第3页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_第4页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观点展示(背诵版)一、量刑规则与加重构成要件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分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究竟属于加重构成要件?还是量刑情节?观点一:属于加重构成要件,存在既遂与未遂的问题。如甲来到金库

2、欲盗窃数额巨大的黄金,但是只窃得数额较大的黄金,则甲同时构成盗窃数额巨大的未遂和盗窃数额较大的既遂,按想象竞合处理。观点二:属于量刑规则,因而不存在未遂问题。例如,在盗窃情节并不严重时,不能认定为盗窃情节严重的未遂。在盗窃数额并非巨大时,不能认定为数额巨大的未遂犯,只能根据实际盗窃数额来定罪。【注意】加重构成要件和量刑规则的争论同样适用于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等财产刑犯罪。二、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分歧: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共犯对正犯故意具有从属性?例如,教唆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必须具有犯罪故意?对此,刑法理论上存在肯定说与否

3、定说的分歧。【例】甲教唆乙说:“丙是坏人,你将这个毒药递给他喝。”乙却听成了“丙是病人,你将这个土药递给他喝”,于是将毒药递给丙,丙喝下毒药后死亡,但乙没有杀人的故意。观点一:肯定说,只有当被教唆者因为受教唆产生了实行犯的故意,并且着手实行犯罪,才成立教唆犯。(甲不成立任何犯罪)观点二(命题人观点):否定说,教唆犯的成立不以被教唆者产生故意为条件,因为正犯行为只要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即可,因此,只要使他人实施了正犯行为,即使该他人没有产生犯罪的故意,也具备了教唆犯的处罚根据。(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三、诈骗罪的处分意

4、识分歧:成立诈骗罪是否需要被骗人具有处分意思?1观点一:否定说,诈骗罪的成立只要客观上具有处分行为即可,不以处分意思为必要。观点二:肯定说,诈骗罪的成立既要求被骗人客观上具有处分财产的行为,还要求被骗人主观上既有处分财产的意识或意思。肯定说内部仍有分歧。进一步说,就是对于处分意思(处分意识)的理解不同。(一)“处分意思的缓和论”:“处分意识”是指受骗者认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占有,但不要求对财产的数量、价格等具有完全的认识(二)“处分意思的严格论”:处分者除了有把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的占有转移给对方的认识之外,

5、还必须对处分财产的内容,包括交付的对象、数量、价值等有全面的认识。这样一来会导致盗窃罪的范围极宽,而成立诈骗罪的范围极窄。【例题】概念:“处分意识”是指受骗者认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占有,但不要求对财产的数量、价格等具有完全的认识。学说①:诈骗罪不需要被害人具有处分意识学说②:诈骗罪需要被害人具有处分意识案例㈠:顾客甲将一个方便面箱里的几袋方便面取出,装入两个相机,拿着该箱去付款,店员以为箱子中仅装了方便面而只收取了一箱方便面的货款。案例㈡:顾客乙在超市出口结账时,没有将自己购买的两个相机从购物车上拿出来,而

6、是结完其他物品的账之后,直接将所有物品带出超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学说①,案例㈠中,甲可能成立诈骗罪。B.根据学说②,案例㈠中,甲可能成立盗窃罪。C.根据学说①和学说②,案例㈡中,乙都成立盗窃罪D.根据学说①,案例㈡中,乙可能成立诈骗罪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但是需不需要被害人具有处分意识,理论上存在分歧。如果认为需要被害人具有处分意识(即受骗者认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占有,但不要求对财产的数量、价格等具有完全的认识),则由于案例㈠中,店员虽然对于一箱方便面具有处分意识,但没

7、有认识到自己处分了方便面之外的相机,因此应当认为,店员对于相机没有处分意识,因此行为人构成盗窃罪。如果认为诈骗罪不需要被害人具有处分意识,则该例中,行为人可能构成诈骗罪。但是无论怎样,在案例㈡中,由于被害人并没有将两个相机处分给行为人,不具有处分行为(无论如何,处分行为都是诈骗罪所必须的),所以根据学说①和学说②,行为人都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诈骗罪。该题正确的选项为ABC。1参考答案:ABC2四、交通肇事逃逸与救助义务关于《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司法解释和学理上存在不同的认识。观点一《交通案件解释》:“交通运

8、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观点二(命题人观点):以“不救助被害人”(不作为)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即,逃逸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根据观点二:1、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虽然仍在原地,但不救助受伤者的,应认定为逃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