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

ID:33936424

大小:269.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_第1页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_第2页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_第3页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_第4页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_兼论法治与人治_法制_德治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第12期山东社会科学No.12总第136期SHANDO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136关系论视角下的法治辨析———兼论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关系孙首娟(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在以何种方式治理国家方面,我国法学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在90年代后期达成共识,法治与人治的区分不在于是否由人来治理,而在于法是否具有至上权威,应当实行依法治国,彻底抛弃人治。法制一般指静态的法律制度,法治作为治国方略则指动态的法律运行体系,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等内容。关于德治的具体内涵,法学界尚存在争议。对于德治能否作为治国方略,有的赞

2、成,认为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的反对,认为不能将德治理解为与法治同级别的“他治”。当前应当淡化以德治国的提法,着力探讨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关键词]法治;人治;法制;德治[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6]12—0041—06在依法治国被确定为治国方略的今天,我们有命运的是人的作用“,为政在人”“,其人存,其政举;必要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法学界是如何推进法治理其人亡,则其政息”,轻视法的作用。而法家则主张论研究的,尤其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是如何深化的。“法治”,认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是法“,以法为本”“,惟[1]笔者

3、从关系论的视角选取了法治及与之形影相随的治为法”“,以法治国”。但法家的法治建立在君主人治、法制、德治进行一番总结和辩析,以厘清对法专制基础上,是人治之上的法治。建国后,我国法学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从界曾围绕人治与法治问题进行过三次大的讨论。而使下一步的研究更有针对性。第一次讨论发生在50年代。“50年代中期上一、法治与人治之辩析海一些法学家也发表过有关法治与人治的文章。但自国家产生以来,在以何种方式治理国家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仅法治难以实现,连有关法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这种争论不治的学术讨论也被人治扼杀了。此后,法治成为

4、资[2]外乎两类主张,即人治与法治。人治与法治之争贯产阶级的专利概念,成为我国学术讨论的禁区。”穿于整个人类思想史中。在古希腊时期,有以柏拉实际上,这次讨论先是由上海发起,后来波及到全图为代表的人治论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法治论国,很多法学家就此发表看法,认为应当坚持法治,之争。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人抛弃人治,但其结局以中央定论“要人治,不要法治”治”,即“贤人政治”,认为“除非哲学家成为国王”,否而告终。则“国家就不会解脱灾难、得到安宁”。亚里士多德第二次讨论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8则反对人治而主张法治,他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年的思想

5、解放运动引发了人治与法治问题的讨论,之治。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的人治论与法其特点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明确地不赞成人治,讨家的法治论之争。儒家主张“人治”,强调决定国家论实际上首先是法治与人治概念如何界定的问题,收稿日期:2006-09-30作者简介:孙首娟,山东警察学院助理研究员。41而不是人治主张与法治主张的争执。在此次讨论中论还是在依法治国实践进程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大形成了三种观点,即所谓的“法治说”、“法治与人治突破与成功。其标志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3]结合说”和“摒弃法治与人治说”。“法治说”认为,治国家”获得了执政党和根本大法的双重确认与高[

6、7]人治、法治是对立的,人治是以掌握统治权的个人意度重视。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法学界的法治观已实志治理国家,法治倾向于民主。“结合说”认为,人现了从“发挥法的作用”到“法律的规制”的转变,即治、法治是统一的,历史上、现实中没有离开人治的从公元前法家的垂法而治的法治观到民主法治观的[4][8]法治,也没有不要法治的人治。“摒弃说”认为,应转变。法学界通过大量的事实和详细的理论分析当抛弃旧的“人治”、“法治”、“以法治国”的提法,采得出结论: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民主制度用我们国家惯用的人民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化、法律化的生动体现。法治与人治相比较,两者的[5]主

7、义法制。三派观点展开了论辩。但1980年9差别是巨大的,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法治月,与此相关的30篇论文结集出版后,参与讨论的强调依法治理,人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第各派学者却纷纷转移到其他问题的讨论中,导致这二,法治强调对事不对人,提倡一般性规则,人治主场为时不长并略显匆忙的讨论,未能在此后得以延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第三,法治弘续。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扬民主,保障共和体制,人治推崇个人权威,维护专提法,在正式文件、社会舆论和法学教育中占据了主制体制。因此,法学界学者断言,我国要建设社会主导地位,从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