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

ID:33935356

大小:7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1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1页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2页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3页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4页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 闫婷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晚清上海戏曲的嬗变看其社会观念的变迁学生姓名:闫婷婷学号:20075161075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指导老师:黄治国职称:讲师摘要: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经济中心城市。随着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观念也发生重要转变,如价值观、道德观、女性观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社会观念的转变体现在很多领域。其中,上海戏曲,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之称,是上海市民的公共娱乐项目,在社会变迁中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而这一嬗变过程反映的正是社会观念的变迁。关键词

2、:晚清上海;戏曲;社会观念;嬗变Abstract:Sinceshanghai`sopeningin1843,theeconomydevelopedrapidly,andhasbecometheeconomiccenterofthecityofYangtzeRiver.Withthischangesoftheeconomicenvironment,majorchangeshavetakenplaceinsocialattitudes,suchasvalues,ethics,feminismanda

3、lsothesewasgivenaneweraofcontent.Changesinsocialattitudesreflectedinmanyareas.Amongthem,theShanghaiOpera,whichhasthesaidof"operaof-sheng,aintheworld,"wasthepublicentertainmentofShanghai.TheOperafinallyachievedtheevolutionfromtraditionaltomoderninthes

4、ocialchange,andthisevolutionwasalsoreflectedinsocialattitudesduringthesechanges.Keywords:LateQingShanghai;Opera;socialattitudes;Evolution前言晚清上海素有“梨园之盛,甲于天下”黄式权:《淞南梦影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之称,这不仅说明上海戏曲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同时也说明戏曲在晚清上海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

5、对上海戏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3如许敏的《晚清上海戏园与娱乐生活》,详细描述上海戏园的繁盛以及丰富多彩的戏曲娱乐生活,并凸显了商人在上海戏曲发展中重要作用。徐剑雄的《京剧与晚清上海》,把京剧女伶登上上海戏剧舞台称之为晚清上海女性解放的重大成就。魏兵兵的《“风化”与“风流”:“淫戏”与晚清上海公共娱乐》,他认为商人阶层追求“风流”体验的娱乐诉求,是推动淫戏风行的根本原因。而地方政府禁令,地方士绅维持地方风化的努力最终未能阻止淫戏风行,体现了商人地位的提升及传统政治权威、道德权威的双重弱化。此外还

6、有汤敏的《租界与晚清上海戏曲变革》,文章主要论述了上海租界戏曲变革的影响,其中讲到妇女涉足戏园观戏,并出现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戏曲演出团体,体现妇女地位的重大变化。这些研究成果丰硕,论证深刻,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但是,上海戏曲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些变化,其根源在于社会观念的变迁,而社会观念的变迁,则来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迁。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戏曲这一公共娱乐活动的发展、变革,考察晚清上海社会观念的变化,进而从这一侧面展示晚清上海的社会状况。一、传统戏曲概况中国戏曲是宋元南戏、元

7、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各地方剧曲的通称,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世界古老而至今仍然流传上演的剧种之一。“它是在宋元城市大型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瓦舍勾栏中,吸取了早期戏剧、说唱、杂技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加以创造的演化而成的俗文化形式”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腔、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到12世纪中期至13世纪初,中国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8、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因此,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特别是关汉卿,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65种杂剧,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8种。元末明初,戏曲作家贾肿明予以盛赞,他说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转引自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到了16世纪13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深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