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ID:33928168

大小:267.3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8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1页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2页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3页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4页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投稿领域:能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叶素云1叶振宇2*张文彬3(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3,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72)摘要:本文根据中国30个省区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FDI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当地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省区的能源强度;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工业化水平会带动能源强度上升,地区收入水平和经济规模则显著

2、地抑制能源强度的增长。运用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FDI降低中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效果要好于东部地区。关键词:FDI;能源强度;技术扩散EmpiricalStudyontheImpactofFDIonRegionalEnergyintensityinChinaAbstract:Usingpaneldatafor30provincesduring1996-2006,thispaperassessestheeffectofFDIonregionalenergyintensity.TheresultshowsthatFDI

3、doesreduceregionalenergyintensitybytechniqueeffectandcompositioneffect,fixedcapitalinvestment,internationaltradeandlevelofindustrializationenhanceenergyintensity;Regionalpercapitalincomeandeconomicscalesignificantlydecreasetheenergyintensity.Theestimationfrom

4、IVshowsthatFDIreducesenergyintensitymoreefficientlyinmidorwesternregionthaneasternregion.Keywords:FDI;Energyintensity;Technologytransfer∗叶素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叶振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张文彬,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博士生。1FDI对中国区域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根据中国30个省区1996-2006年的面板数

5、据,考察FDI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当地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省区的能源强度;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工业化水平会带动能源强度上升,地区收入水平和经济规模则显著地抑制能源强度的增长。运用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FDI降低中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效果要好于东部地区。关键词:FDI;能源强度;技术扩散一、引言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如今已跻身世界前列,然而,能源问题却成为困扰着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如何降低地区的能源强度问题更加引

6、人关注。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确实存在着明显差距,并且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的能源需求规模还会持续上涨,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发展模式也依赖于能源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有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扩散的存在,外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可以降低当地能源强度。许多经验研究表明,FDI与国际技术扩散密切相关,已成为发展中国接触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最近的研究证实,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能够加快当地企业技术革新,包括良好组织管理经验和领先的科技。有些学者考虑了FDI在发展中国的节能技术的传播问题,用案

7、例阐明在发展中国投资的外企倾向于使用较本土企业更高效的节能技术(如Keller,2004)。然而,这种观点难以获得国家层面数据的证实,只有MielnikandGoldemberg(2002)对20个发展中国家数据做OLS回归之后便提出“FDI规模对能源强度具有负作用”假说,可惜他们没有检验该假说是否稳健。随后,HublerandKeller(2008)利用60个发展中国家1975-2004年的面板数据验证MielnikandGoldemberg假说是否成立,结果并没有支持FDI能够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目前,

8、关于中国能源强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成因以及下降潜力。对于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MaandStern(2006)根据1980-20032年宏观数据考察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发现改革开放之初到2000年出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以后开始回升。不过,2000年是不是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拐点则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2002年才是真正的拐点,从2003年起中国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