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

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

ID:33920347

大小:56.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2

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_第1页
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_第2页
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随访分析袁艳李华(鞍山市第四医院辽宁鞍山114034)【摘要】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吻合口及周围情况,早期发现复发病灶。方法大肠癌术后行结肠镜随访患者160例,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发现息肉行镜下治疗。结果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结肠镜检查阳性率29.5%。结论大肠癌术后吻合口可发牛炎症、增牛、癌复发等多种病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应定期复查电子结肠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关键词】大肠癌吻合口电子结肠镜复发【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62

2、-02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共160例大肠癌术后结肠镜复查,重点是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及其病变,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随访时间最短为术后3个月,最长为术后20年。男102例,女57例,年龄39-86岁,平均59.16岁。其中小肠——结肠吻合口35例;结肠——结肠吻合口18例;小肠——直肠吻合口5例;结肠——直肠吻合口102例,其中异时性多发癌2例。仪器:日木奥林巴斯CF-Q260AI电子结肠镜,日木奥林巴斯CF-H260AZI电了结肠镜方法:检查前用甘露醇、硫酸镁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应用电子结肠镜从

3、肛门进镜,发现糜烂、溃疡等病变时取活检送病理,发现息肉则行电凝电切治疗。二.结果查出吻合口粘膜慢性炎症12例;吻合口炎性肉芽组织2例;吻合口炎性肉芽组织并狭窄1例并治疗;吻合口粘膜慢性炎症伴炎性肉芽组织1例;吻合口增生性息肉1例并治疗;吻合口管状腺瘤有者伴局灶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9例并治疗;吻合口绒毛状腺瘤6例并治疗;吻合口溃疡性病变3例;吻合口复发癌2例。三.讨论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好发部位以直肠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少数病例为同时多发癌⑴。本组直肠癌及乙状

4、结肠癌约占66%(105/160)o几乎1/3的大肠癌患者于近端结肠存在肿瘤性病变⑵。中国人直肠癌与西方比较,有三个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大约占60%;2、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约占直肠癌的60%-75%,绝大多数癌肿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3、上段直肠癌的细胞生物学行为与结肠癌相似,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与结肠癌也相近⑶。本组直肠吻合口距肛缘<5cm者9例,距肛缘最小为3cm,直肠吻合口距肛缘>5cm者96例。所以能长期复查的直肠癌术后患者相对较多。在瑞典直肠癌实验的结果显示,放疗导致了一系列胃肠道不适从

5、而增加了入院率,而且术前的放疗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会升高⑷。本组病例中慢性炎症及炎性肉芽组织者为16例,考虑与吻合口区术前术后放疗有关。结肠镜下吻合口良性病变多为吻合口炎,表现为术后早期(一年以内)吻合口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及狭窄等表现,有缝线残留者炎症更为明显。如炎症长期存在则可引起息肉样炎性增生,或异物肉芽肿,后期甚至可产生瘢痕狭窄。大肠腺瘤是由大肠粘膜腺上皮发生的真性肿瘤,存在着较人的癌变危险,为与大肠癌最密切相关的癌前状态。大肠腺瘤中以管状腺瘤最常见,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癌变率与其大小呈正相关,多发腺瘤较之单发腺瘤的癌变率

6、高⑸。本组病例中增生性息肉及腺瘤为25例,给予及吋的治疗,阻断其恶变的可能,降低了吻合口及其周围复发的可能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的发生有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发生率与病程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越长、病变范围越广,大肠癌的发生率越高⑹。本组病例中溃疡性结肠炎3例,均行手术切除,阻断溃疡性结肠炎向结肠癌转变。本组病例中还有2例吻合口复发。其中-•例患者术前结肠镜检查距肛缘9cm处见一溃疡性病变阻塞肠腔,约环2/3肠腔,底不平,覆污秽苔,周围粘膜堤状隆起,质硬易出血。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溃疡型中分化管状

7、腺癌,盆底转移癌结节,术后19个月吻合口处复发。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与癌灶部位、手术方式,肠腔外组织侵袭程度以及是否精细术后正规化疗或放疗有关。结肠癌由于能保证足够的切缘长度,较少出现局部复发。直肠癌手术术野暴露不充分,患者要求保肛治疗导致手术切除范围不够有关。总之,人肠癌术后都应进行定期的内镜随访检查,除对吻合口病变外,还应仔细观察结肠的其他病变,以提供临床参考,对手术切除范围受一定限制的肿瘤,更需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参考文献:[1]罗和生主编.《消化系统疾病并发症鉴别诊断与治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4.ISBN978

8、-7-5023-6309-393.[2]马东旺,姜军,王西墨主译.《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ISBN978-7-5659-0558-2.6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