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救逃生有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救逃生有方法对上述问卷调查的消防常识问题,消防专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油锅着火,应该立即用锅盖盖住;液化气罐着火时,立即用湿棉被盖住罐瓶;居民楼发生火灾,应该选择从安全通道逃生;身上着火,要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扑灭火苗;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那么,在常见的火灾中,人们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自救逃生技能呢?一、熟悉环境.所有家庭成员都应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确定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疏散预案顺利逃出火场.二、迅速撤离.火场逃生要争分夺秒,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烟火围困时,千万不要迟疑,
2、立即设法脱险,切不可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三、毛巾保护.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口罩,帽子,衣服也可以替代.四、通道疏散.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逃生时,可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五、绳索滑行.当通道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
3、,拧成绳,用水浸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慢滑到地面,或降到下一楼层而脱离险境.六、低层跳离.如果被围困在楼房的二层,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或短时间内行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昌险跳楼.七、借助器材.逃生和救人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从火从“口”脱险.八、暂时避难.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避难处所,积极争取时间,并主动与外界联系,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
4、情况下择机逃生.九、标志引导.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等醒目位置,一般都设置有消防标志,如“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逃生方向箭头,以及事故照明灯等,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可立即按照标志批示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第一章:燃烧基本条件第一节:燃烧的本质和条件一、燃烧的本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或)发光的现象。二、燃烧的条件(一)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点火源)。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
5、为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型。2、氧化剂(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3、温度(点火源)点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的能量来源。(二)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2、定比例的助燃剂。3、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一)防火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二)灭火的基本方法1、冷却。2、窒息。3、隔离。4、化学抑制。四、火灾的定义和分类(一)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所造成的灾害。(一)火的分类根据
6、国家标准将火灾分为:A、B、C、D四大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等火灾。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甲醇、沥清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燃气、甲烷等。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合金火灾等。附:E类、电气火灾。五、热传播的几种途径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一)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叫热传导。(二)热对流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的一处
7、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热对流。热对流的方向总是热流体向上,冷流体向下。因而火焰总是向上扩散燃烧的。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早期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热辐射。热辐射的主要特点是,任何物质(如气体、固体、液体)都能把热量以电磁波动的形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同时,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通过真空也能辐射。第二节:燃烧的顺型一、燃烧有许多种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一)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闪点:在规定
8、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二)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