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06757
大小:65.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点睛》20司马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司马光e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e教学重点型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e教学难点诅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教学准备徴课件e教学时间诅两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教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
2、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教师检查读文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开火车”认读。(4)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三、认识生字词1出示
3、本课要认的13个生字。2小老师领读生字并组词。3同桌之间随意指认生字。4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四、指导书写1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1)“別、至『都是立刀旁,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很正、直。(2)“吓、叫”都是口字旁,写得左窄右宽,“口”要写得高而小。(3)“那、都”都是双耳旁,“耳朵”写得低、大,竖为悬针。2用这些生字组词。3教师范写。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生字,还认识了聪明的司马光,回家后把你的收获和爸爸妈妈
4、一起分享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词。2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1)引读第一小节。(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冋答)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儿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5、读一读。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学生练读、评读)“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一一”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4学习课文第五段。(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用“标出。(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
6、,边读边做动作。5学习课文第六段。(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2)假如你是那个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3)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4)想象一下,此时司马光是怎么想的?(5)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6)朗读课文,把司马光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一.课堂小结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九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记得他。小朋友们我们也应该向司马光学习遇事冷静
7、,善动脑筋,一些困难也就能迎刃而解了。二.课后拓展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e板书设计诅小朋友掉]别的小朋友慌叫'喊'跑进水缸里I司马光一一没慌一一举、砸一一小朋友得救在教学《司马光》这一课时,我感觉闪光点就在小朋友讨论如何救那个小孩,大家的积极性最高,参与意识强,好胜心也强,为了证明自己比司马光更聪明,都踊跃发言。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尽管小朋友想的办法在当时当地不一定奏效,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这闪烁着
8、求异思维的火花,我们教师一定要让它燃烧起来。倘若用批评、训斥来浇灭它,简直是一种犯罪。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最后我乂问M尔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