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

ID:33878975

大小:55.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_第1页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_第2页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_第3页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写作对学生意义与价值研究怎么认识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写作对学生写作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意义?首先,我们认为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关系不大。这样说是因为:1•写作即系统,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教师写作属于私人写作,学生写作属于考场作文,两者的关注点和指向性大相径庭,写作目的和阅读受众也截然不同。专业写作和考场作文,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比如文贵含蓄,考场作文你岂敢含蓄?非但不能含蓄,还要小心点题。髙考作文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目的性,不可能不设定范围,让考生随意乱写。除了文字表述,还有考察判断力、价值观的内涵在内,每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而且越来

2、越“专业化”,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无从下笔。更要命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重感性、重审美、重抒情,常常陷入到一元的、片面的抒情惯性之中,一味强调真情实感,忽视了真知灼见,理性命题则被打入冷宫,难脱"小我”范畴;而作家写作则是以哲学和人生思辨为主,追求分析、批判、理性和反思,关注社会和人生等重大命题。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2•写作即生活,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两者的写作很难真正关联。作文即生活。素材的累积,是生命记忆的衍生;不管是真实的来自实践的记忆,还是从阅读中,从那些一代代物化的经典中得出的间接生活,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

3、或缺的素材和营养。材料的分析,则是对生活与生命的阐释;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解读材料中的生活和生命,这是生活的交叠,也是生命的交融。每一次材料的分析,都是生活的一次丰富,生命的一次重生。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仅是客观的河流在变,更重要的是主观的人随时在更新。所以,重要的不是材料,不是事实,而是阐释。笔墨的流淌,则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处于真正的情感之中,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时候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摒弃了一切前见,只有当下,只有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不断涌现。3.写作即常识,要想写好作文,自然要深入理解生活,体悟生命,这是难以口传和示范的。什么是常识呢?常识就是关于

4、生活和生命最基本的认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其次是安全的需要,不仅是身体的安全,还有心理的安全,心灵自由发展的安全;再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当这些生命常识,转化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必需,我们就能趋向于严肃合理的生活。而当我们以当事者的身份参与这个世界,我们必将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性的最好检验。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互相验证,互为镜像,并最终互相编织。这时候,我们恍然明白,我不只是代表了人类,我还是这个物种的全部,我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心智。原来我们每次相遇他人,相遇自然,相遇写作,只是相遇我们自己,是

5、对内在自我的辨认,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照亮。这种照亮,因为具备了共同的伦理,必然掺杂着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的生命经验,融合着不同的生命伦理,我们将因此获得对生命的深入体悟。这就是写作的常识。但这些常识没有必需的生命历程,是很难认识到位的。这也是教师写作无法真正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是不是说教师写作对学生作文没有意义呢?不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写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写作的标杆作用,在于揭开了文字的奥妙,撕开了写作的神祕面纱,给了学生无穷想象。现实中,很多热爱写作的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榜样的力量会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并使他们逐渐产生

6、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带领学生重新经历自己具体文章整个的写作过程,重新经历自己创作中立意的挣扎,构思的彷徨,选材的纠结,灵感骤然获得的狂喜,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修改的执著,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敬畏写作,钟爱写作,用全部的生活和生命的积累去写作。2•教师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写作形成正确的理解。学生写作的问题有时候不是写作的能力问题,而是对写作的理解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优质的写法,特别是辨析当前泥沙俱下的混乱的写作认识,这是教师的责任。比如我们告诉学生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这里的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生活,而应该是被你的心灵所光照的,被你的心灵所同化的,

7、被你的心灵所提纯的,成为你心灵一部分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体验,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个性的,水灵的,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我们还告诫学生写作不要丢掉自我,应该说这个要求也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是一切自我的东西,就是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必须摒除自我中的共性面,在贴近生活和贴近自我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精神升华,题材升级,让生命焕发出个性光彩。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而对诸如此类作文理念的理解,如果自己没有写作体验,仅仅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根据教参书,要和学生“讲”清楚是很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