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ID:33877072

大小:5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_第1页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_第2页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_第3页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科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患者情感抑郁的发生情况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不同应对方式与情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118例急诊患者。情感抑郁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应对用医学应对量表进行测评。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7例(48.31%)急诊患者发生情感抑郁,其中表现为单纯焦虑者34例(28.81%),表现为单纯抑郁症状14例(11.86%),表现为焦虑及抑郁2种症状9例(7.63%)O屈服和回避是发生情感抑郁的急诊患者最常

2、采用的应对方式,面对则是未发生情感抑郁的急诊患者中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结论情感抑郁在急诊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及多种因素及与患者的情感反应有关。关键词:情感抑郁;急诊;护理情感抑郁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心境障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可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免疫系统反应和机体功能失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和身心健康。急诊科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或疾病突然发生,容易X发生情感抑郁[1]。急诊科患者一旦发生情感抑郁,又将影响其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应对方式对情感反应有重要的影响,及时正确的护理干

3、预有利于患者良好有效的应对方式的建立,将可以减轻患者的情感抑郁,这也是急诊科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6〜12月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诊治并愿意配合本研究调查的患者,且无精神疾病史。调查对象共150例,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18份,回收率为78.67%0回收问卷患者男性67例(56.78%),女性51例(43.22%),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1.52±16.25)岁;城镇户籍49例(41.53%),农村户籍69例(58.47%);

4、内科性疾病患者53例(44.92%),外科性疾病患者65例(55.08%);医保患者93例(78.81%),自费患者25例(21.19%)o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aire,MCMQ)由HermanFenfel等[2]编制,由沈晓红[3]等修订为中文版,经国内信度、效度检验、可以用于临床研究。该量表包含”面对”、”回避”、”屈服”3各分量表,共2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该项应对方式。抑郁自评量表(SDS)情绪:采用抑郁

5、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4],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各项得分相加得粗总分,将粗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问卷在统一指导语下,由患者自行完成。1.3资料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录入并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P0.05)。性别分组统计显示女性急诊患者抑郁、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上的分

6、值均较男性组高(P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应对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消极应对的病因学意义大于积极应对。研究认为,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同一应对方式在某一事件中科减轻应激反应,而在另一事件中也可能反而增加应激反应[6]。根据Lazarus理论,在疾病相关的应激状态下人们通常会根据环境和人们评估方法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面对”在很多应激情况下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患者大多对自己的病情不

7、太了解,抑郁状况与”面对”无明显相关性。”回避”和”屈服”在一般应激情况下常常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发现,在急诊科患者中,”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和情感抑郁呈明显的正相关,可能是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结局以及治疗费用的不确定性导致其采用了接受现实等屈服的应对方式。这和其他一些关于肿瘤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是不同的[7]。参考文献:[1]骆琨,张晓香•急诊外伤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42-44.[2]FeifelH,StrackS,Na

8、gyVT.Copingstrategiesandassociatedfeaturesofmedicallyillpatients[J].PsychosomMed,1987,49(6):616-625.[3]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问卷(MCMQ)701例测查结果分析[J].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18-20.[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38.[5]RattrayJE,HullAM.Em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