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

ID:33873999

大小:27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01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_第1页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_第2页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_第3页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_第4页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城市英落镇前英河拦河闸初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设计概要海城市前英河是三道岭支流之一,发源于英落镇北部山区,属于山区河系,河道平均比降4.4‰,河床糙率较大,河道曲折,河谷狭窄,坡陡流急。从历次规划设计中都提出前英河防洪工程的重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前英河防洪工程的作用:一是提高前英河的抗洪能力;二是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美化镇内周边环境;三是促进加工业可持续的开发;四是保护公路的安全运行。由于前英河上游无控制性蓄水工程,因此提高前英河防洪标准势在必行,提高前英河防洪标准需要整平河底、对原河道进行清淤,同时由于枯水期河道蓄水量不足。依据《前英河总体规划》步骤实施,一期工程对

2、前英河长5.34公里进行规划整治,提高河道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工程措施包括清淤、护岸、新建拦河设施等;本次二期规划在5.34公里河道上新建拦河坝2座,拦河坝形式为自动控制液压升降坝,规格分别为24×2.5m、42×2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面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设置在0+540、0+850桩号上,以增加镇区景观多样性,同时提高枯水期河道蓄水量能力,提高河水利用率,汛期门板降落,保持原河床高程、可畅泄洪水,不影响原河道防洪标准。2基本资料2.1基本资料及依据由于本次未能对两座坝址进行勘测,故参考河道堤防及临近建筑物地质勘察报告。新建两座

3、拦河坝设计计算所采用规范主要为:(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95);(2)《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5)《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7)《防洪标准》GB50201—94(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0)《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2005现行有关规范、

4、规程和标准。2.2气象、水文2.2.1流域概况前英河是三道岭支流之一,发源于英落镇北部山区,河道平均比降4.4‰,河床糙率较大,平滩流量在15立方米/秒。从英落镇区河道现状看,属于山区河系。4呈宽浅式河床,河宽30—60米,较大弯道有1处,河道弯曲,河床不固定,水冲、沙压、河底淤积很严重。近年来,右岸岸坡受洪水冲刷严重,交通道路安全受到洪水威胁。英落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8.7℃,年平均降雨量703.6mm,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英落镇位于海城东南23.6公里,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

5、口4万,辖27个行政村,1个街道管理委员会。全镇是一个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镇。镇内有水泉、后印、石柱三条河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镇现分为南北两大经济区,南部以果树为主体,形成立体农业格局。北部以开发矿产资源为龙头,构成外向型的工业布局。菱镁石、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居全国之首。西洋耐火材料公司、后英矿产品实业公司、后印镁矿公司、镇镁碳砖厂、赵卜微粉厂等六大支柱企业。2010年末,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66.3亿元,地区财政收入实现1.801亿元,在海城市乡镇经济实力考评中名列第一名。前英河汛期河流汇流时间短,洪水涨落很快,每遇洪峰,即

6、有大量河沙淤积在下游,但也使前英河河床逐年抬高,降低了河道泄洪能力。2.2.2气象前英河流域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流域内现有海城气象观测站,资料较长,可靠性较高,所以选用海城站作为代表站进行前英河流域气候特征统计。据1961-2009年资料统计的各种气象要素情况如下:流域多年平均气温8.7℃,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一月最冷,实测极端最低气温-34.9℃,7—8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高于23℃,极端最高气温达36.6℃。气温年内变化较大,一般超过40℃,多年极端温差超过70℃

7、。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703.6mm左右。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相差2倍以上,年最大降水量(1964年)达1081.0mm,年最少降水量(2000年)仅为447.1mm。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夏季,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其中7、8两月更为集中,占全年51%左右。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直径20cm蒸发器)1659.4mm,5—6月份相对湿度小,气温上升快,风速大,是蒸发量最大时期,大约为598.5mm。11—2月为结冰期,蒸发量最小。流域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24.5h,5月份最多,多年平均为268.4h

8、,1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72.7h。流域内初霜一般在9月下旬,最早在9月14日;终霜期一般在5月上旬,最晚在5月11日。流域内降雪最早日期在10月3日,最晚终雪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