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73879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1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标内容: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教材分析:1、本科内容主要是从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来介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贯穿本课线索的是:随着各国经济政治力量的壮大,美苏霸权主义受到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上承两极格局,下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主要应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关系的理解: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
2、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②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直至出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其二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国际政
3、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三、学情分析:本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中普遍国家关系知识的浅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四.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走向联合的欧洲情景再现欧
4、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舒曼计划、《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
5、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五.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六.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七.课型:讲授新知识课八.教学方法:1、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
6、意义建构的目的)、主体性教育理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具有指导性,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现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过程。)2、教法: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并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再现,创设简易可感知的情境,使用启发式,激励性,以教师为"导",导之有法,使其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简洁性,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3、学法:学生带着本节课的线索和两个探究问题学习本课,其中穿插游戏考察学生的地理常识
7、及历史常识,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解决两个探究问题,在开放的活动空间中,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九.板书设计:(板书)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本章线索:两极形成→多极化出现→两极瓦解→多极化加强(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目前)↓美苏实力下降,欧、中、日及第三世界力量上升一、欧共体1、进程2、内容3、原因4、影响二、日本1、原因2、影响三、.不结盟运动和中国兴起1.不结盟运动形成影响2.中国—改革开放四、小结十.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组织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