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

ID:33868674

大小:9.04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3-01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_第1页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_第2页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_第3页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_第4页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硕士学位论文3.2.4积分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263.3基于速度和姿态信息的组合匹配算法及仿真⋯⋯⋯⋯⋯⋯⋯⋯⋯⋯⋯⋯⋯⋯263.3.1速度+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计⋯⋯⋯⋯⋯⋯⋯⋯⋯⋯⋯⋯⋯⋯⋯263.3.2速度+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293.3.3速度+姿态阵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计⋯⋯⋯⋯⋯⋯⋯⋯⋯⋯⋯⋯⋯⋯⋯313.3.4速度+姿态阵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设计⋯⋯⋯⋯⋯⋯⋯⋯⋯⋯⋯⋯⋯⋯333.3.5速度+量测失准角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

2、计⋯⋯⋯⋯⋯⋯⋯⋯⋯⋯⋯⋯⋯353.3.6速度+量测失准角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373.3.7速度+最优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计⋯⋯⋯⋯⋯⋯⋯⋯⋯⋯⋯⋯⋯393.3.8速度+最优姿态角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403.4基于速度和角速度信息的组合匹配算法及仿真⋯⋯⋯⋯⋯⋯⋯⋯⋯⋯⋯⋯⋯413.4.1速度+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计⋯⋯⋯⋯⋯⋯⋯⋯⋯⋯⋯⋯⋯⋯⋯413.4.2速度+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423.4.3积分速度+积分角速度

3、匹配传递对准算法设计⋯⋯⋯⋯⋯⋯⋯⋯⋯⋯⋯433.4.4积分速度+积分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仿真与分析⋯⋯⋯⋯⋯⋯⋯⋯⋯⋯453.5本章小结⋯⋯⋯⋯⋯⋯⋯⋯⋯⋯⋯⋯⋯⋯⋯⋯⋯⋯⋯⋯⋯⋯⋯⋯⋯⋯⋯⋯⋯474传递对准影响因素分析与补偿方法⋯⋯⋯⋯⋯⋯⋯⋯⋯⋯⋯⋯⋯⋯⋯⋯⋯⋯。494.1引言⋯⋯⋯⋯⋯⋯⋯⋯⋯⋯⋯⋯⋯⋯⋯⋯⋯⋯⋯⋯⋯⋯⋯⋯⋯⋯⋯⋯⋯⋯⋯494.2杆臂效应误差补偿方法⋯⋯⋯⋯⋯⋯⋯⋯⋯⋯⋯⋯⋯⋯⋯⋯⋯⋯⋯⋯⋯⋯⋯494.2.1杆臂速度误差计算补偿算法设计⋯⋯⋯⋯⋯⋯⋯⋯⋯⋯⋯⋯⋯⋯⋯⋯一494.2.2杆臂速度

4、误差计算补偿算法仿真与分析⋯⋯⋯⋯⋯⋯⋯⋯⋯⋯⋯⋯⋯..504.3数据传输延迟补偿方法⋯⋯⋯⋯⋯⋯⋯⋯⋯⋯⋯⋯⋯⋯⋯⋯⋯⋯⋯⋯⋯⋯⋯5l4.3.1外推法设计⋯⋯⋯⋯⋯⋯⋯⋯⋯⋯⋯⋯⋯⋯⋯⋯⋯⋯⋯⋯⋯⋯⋯⋯⋯一524.3.2外推法仿真与分析⋯⋯⋯⋯⋯⋯⋯⋯⋯⋯⋯⋯⋯⋯⋯⋯⋯⋯⋯⋯⋯⋯一534.3.3状态扩展法设计⋯⋯⋯⋯⋯⋯⋯⋯⋯⋯⋯⋯⋯⋯⋯⋯⋯⋯⋯⋯⋯⋯⋯..544.3.4状态扩展法仿真与分析⋯⋯⋯⋯⋯⋯⋯⋯⋯⋯⋯⋯⋯⋯⋯⋯⋯⋯⋯⋯..554.4动态挠曲变形误差补偿方法⋯⋯⋯⋯⋯⋯⋯⋯⋯⋯⋯⋯⋯⋯⋯⋯⋯⋯⋯⋯⋯5

5、64.4.1动态挠曲变形模型设计⋯⋯⋯⋯⋯⋯⋯⋯⋯⋯⋯⋯⋯⋯⋯⋯⋯⋯⋯⋯..564.4.2动态挠曲变形补偿模型设计⋯⋯⋯⋯⋯⋯⋯⋯⋯⋯⋯⋯⋯⋯⋯⋯⋯⋯..574.4.3动态挠曲变形仿真与分析⋯⋯⋯⋯⋯⋯⋯⋯⋯⋯⋯⋯⋯⋯⋯⋯⋯⋯⋯..594.5本章小结⋯⋯⋯⋯⋯⋯⋯⋯⋯⋯⋯⋯⋯⋯⋯⋯⋯⋯⋯⋯⋯⋯⋯⋯⋯⋯⋯⋯⋯615传递对准跑车试验及分析⋯⋯⋯⋯⋯⋯⋯⋯⋯⋯⋯⋯⋯⋯⋯⋯⋯⋯⋯⋯⋯⋯.635.1引言⋯⋯⋯⋯⋯⋯⋯⋯⋯⋯⋯⋯⋯⋯⋯⋯⋯⋯⋯⋯⋯⋯⋯⋯⋯⋯⋯⋯⋯⋯⋯635.2传递对准试验平台设计⋯⋯⋯⋯⋯⋯⋯⋯⋯⋯⋯⋯⋯⋯⋯

6、⋯⋯⋯⋯⋯⋯⋯⋯63VI硕士学位论文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研究5.2.1传递对准试验平台结构设计⋯⋯⋯⋯⋯⋯⋯⋯⋯⋯⋯⋯⋯⋯⋯⋯⋯⋯..635.2.2传递对准试验平台软件设计⋯⋯⋯⋯⋯⋯⋯⋯⋯⋯⋯⋯⋯⋯⋯⋯⋯⋯..665.3地面跑车试验⋯⋯⋯⋯⋯⋯⋯⋯⋯⋯⋯⋯⋯⋯⋯⋯⋯⋯⋯⋯⋯⋯⋯⋯⋯⋯⋯685.3.1传递对准跑车试验步骤⋯⋯⋯⋯⋯⋯⋯⋯⋯⋯⋯⋯⋯⋯⋯⋯⋯⋯⋯⋯..685.3.2传递对准跑车试验结果与分析⋯⋯⋯⋯⋯⋯⋯⋯⋯⋯⋯⋯⋯⋯⋯⋯⋯.。685.4本章小结⋯⋯⋯⋯⋯⋯⋯⋯⋯⋯⋯⋯⋯⋯⋯⋯⋯⋯⋯⋯

7、⋯⋯⋯⋯⋯⋯⋯⋯⋯736总结与展望⋯⋯⋯⋯⋯⋯⋯⋯⋯⋯⋯⋯⋯⋯⋯⋯⋯⋯⋯⋯⋯⋯⋯⋯⋯⋯⋯⋯⋯⋯⋯.75致谢⋯⋯⋯⋯⋯⋯⋯⋯⋯⋯⋯⋯⋯⋯⋯⋯⋯⋯⋯⋯⋯⋯⋯⋯⋯⋯⋯⋯⋯⋯⋯⋯⋯⋯⋯⋯.77参考文献⋯⋯⋯⋯⋯⋯⋯⋯⋯⋯⋯⋯⋯⋯⋯⋯⋯⋯⋯⋯⋯⋯⋯⋯⋯⋯⋯⋯⋯⋯⋯⋯⋯⋯⋯79附录⋯⋯⋯⋯⋯⋯⋯⋯⋯⋯⋯⋯⋯⋯⋯⋯⋯⋯⋯⋯⋯⋯⋯⋯⋯⋯⋯⋯⋯⋯⋯⋯⋯⋯⋯⋯.83VII硕士学位论文机载分布式微惯性测姿系统传递对准技术研究1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现代化的战争中,飞行员必须以最敏捷的方式发现目标,并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发起攻击。为

8、了增强飞行员对空战环境的态势感知能力,在飞机上安装了6个用于成像的光学探测器,最终能够搜集到全空域范围内的多种信息。然而用于成像的光学探测器的瞄准线必定随载机振动而产生一定幅度的随机抖动。这种振动会使得图像产生明显的晃动,对几个探测器间的图像拼接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每个光学探测器的位置加装一个专门用于测姿的设备是必要的。如今的测姿系统也多种多样,诸如有GPS系统、地磁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