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64408
大小:266.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文化传统与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中国文化传统与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改革——从丘成桐先生一席话说起王义遒(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摘要:本文从丘成桐先生关于评价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席话说起,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基础教学的影响。文章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语里分析了四点正面和四点负面影响。它们分别是:重视知识与教育、崇尚勤奋与刻苦、尊师重道和要求严格;偏狭理解教育、功利主义、忽视人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以及轻视实践与鄙视工艺。作者也指出了近年来一些社会风气和高考制度对基础教学的不良影响。作者认为要加强基础教学必须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克
2、服其负面影响,并为此提出了对基础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键词:基础教学文化传统保守改革[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xxx-xxxx(2003)02—0023—112003年11月7日,《中国青年报》以“丘成桐给中国基础教育泼冷水”为题发表了他评价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席话:“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丘成桐先生是唯一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他一向以语言的率直而惊人。比如,他曾对我说过:中国数学研究在国
3、际上的地位是“不入流”;“数学研究的评价标准就是真和美”。这次,他又以其率直而惊动了中国教育界和大众,反响强烈。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说:“丘大师终于揭开了中国教育脸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也有反对意见:“美国教育不是中国教育的参照系”,美国自己还在反省学生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的不足。报纸还揭示,华裔物理学大师“杨振宁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说:“中国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那一个好,那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确实,杨振宁先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述过这样的意思:中国给了我严格的
4、训练和坚实的基础,美国给了我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到底应当怎样看待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了便于探讨,我把“基础”主要局限于高等学校的基础课程教学,而且,讲的是“一般”,“特好”和“特差”的特例是随处可见的。我想,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为了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对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发扬优势,克服缺点。不难发现,中国基础教育无论肯定和否定的方面都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当然,也受到当今以“高考”制度为主的教育政策的深刻影响。为了弄清中国文化传统对基础教育
5、的影响,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据说有100多种相近或相异的定义。巴黎不愧为一个文化之都,使人时刻享受到文化。1996年末,我在巴黎,当时正好纪念法国近代文化名人马尔罗(曾任文化部长,来过中国)逝世20周年,地铁车厢里到处张贴着马尔罗的一些名言,其中就有关于文化的。我每天乘地铁1都要诵读几遍,细细玩味,觉得挺有意思,似乎道出了“文化”的真谛。这段话原文是:“Cequ’onappelelaculture,c’estd’abordlavolontederetrouver,d’herit
6、eretd’accroitrecequifutlanoblessedumond”。汉语意思是“所谓文化,首先是使人世间高贵的东西得以发现、传承和扩增的愿望”。这就是说,文化是一种得以传承的人们善良愿望,或价值观。它是稳定的,持续影响着主流群众的行为。我想,这种文化一定能体现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语里。所以,我不想引经据典(我知道经典不多),而只从民间妇孺皆知的话语里,来分析一下中国文化传统对基础教育正面和反面的影响。首先,是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中国从隋唐以来的一千多年
7、中实施“科举取士”的制度。这是一种相对说来比较公平和民主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使平民百姓,甚至农民摆脱低下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接受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就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特别是明清两代,科举以考试儒家经典为主,于是,“读书”成为人们争取高位的捷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社会风尚,也是人们公认的选择取向。二、崇尚勤奋,鼓励刻苦。由于科举取士的淘汰率极高,竞争激烈,中国学子要异常勤奋才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在一定程度上,谁最勤奋,最耐得了“苦”,谁就能胜利。因此,刻苦,或一个
8、“苦”字,可以形容中国学子的读书生涯。什么“十年寒窗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悬梁、刺股”的故事传诵民间。勤奋和刻苦至今仍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主要要求。三、尊师重道。对教育的重视自然会推及对施教者的尊重。于是,中国社会中教师的地位是比较神圣的,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四、要求严格、严肃、严谨,甚至严厉。“教不严,师之惰”,中国父母对教师对自己子女的严厉态度,不但不责怪,反而很欢迎,认为这是他们对子女负责的表现。这体现了父母“望子成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