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

ID:33855312

大小:280.02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3-01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_第1页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_第2页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_第3页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_第4页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羊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羊繁殖障碍性疾病第一节病毒性疾病一、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鼻粘膜、蹄部和乳房等皮肤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山羊感染口蹄疫较牛轻,但也经常发生流行,引起幼羊死亡、母羊流产、产乳量下降、掉膘等,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甚至影响外贸出口。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法定上报疫病,而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一、病原体70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

2、seVines)是小RNA病毒科(Picom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thovirus)中的成员。病毒粒子略呈圆形,直径为23纳米±2纳米,没有囊膜,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为单股RNA型。在感染宿主细胞浆中,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的沉降系数为140S,在氯化艳中浮密度为1.43~1.46克/毫升,分子量约6.9×106道尔顿。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具有感染性,分子量为2.5×106护道尔顿,大约有8500个核昔酸碱基组成。其结构特点是3’末端有polyA,5’末端有polyC,还有以共价健相联的一个小蛋白VPg。在polyC与3’末端之间的病毒

3、信息区翻译一种单一的多聚蛋白,后者裂解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在感染细胞培养异性和免疫原性,也能诱发中和、补体结合和沉淀等抗体;12S衣壳蛋白亚单位没有型特异性,能与异型血清发生交叉反应;VIA抗原是病毒感染相关抗原,实际上是一种依赖RNA的RNA聚合酶,这种RNA聚合酶只在病毒颗粒侵人细胞,经细胞蛋白酶激活后才有酶的活性,无型特异性,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对各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都能呈现反应。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明确了口蹄疫病毒蛋白衣壳是由6种多肤构成,其中主要有VP1、VP2、VP3、VP44种。另外还有VPg和RNA聚合酶2种。目前已知病毒有7个主型,即0、A

4、、C、南非Ⅰ、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RNA杂交试验可将这些型的病毒分为两群:A、0、C和亚洲Ⅰ型为一群;南非Ⅰ、南非Ⅱ和南非Ⅲ为另一群。同群病毒具有60%~70%的核酸同源性,而不同群病毒之间只有25%-40%的同源性。目前已发现的亚型有61个,其中,A1~32(缺A6和A9),O1~11(缺O4),C1~5、南非Ⅰ1~7(缺南非Ⅰ2)、南非Ⅱ1~3、南非Ⅲ1~4、亚洲Ⅰ1~370。新的亚型的出现是病毒抗原漂移的结果。我国口蹄疫的血清型为0、A和亚洲Ⅰ型,偶发C型。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含毒的病理材料或畜产品,以及被污染的物品、用具、饲料、草原、水源、圈舍和场

5、地,病毒可存活数周至数月。高温、紫外线、腐败、酸和碱不利于病毒生存。低温和有蛋白质保护的条件下(如冻肉等)能长期存活。乙醚、氯仿、食盐、酒精、石炭酸、克辽林、升汞不敏感,常用的化学消毒药为2%福尔马林、5%苛性钠、4%无水碳酸钠、0.5%柠檬酸、0.2%过氧乙酸、20%~30%热草木灰水等。    二、流行病学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欧洲疫情最为严重,其次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我国口蹄疫疫情绝大多数是从国外传入,1964年云南保山县口蹄疫流行,783只山羊发病,其中27只妊娠母羊全部流产,影响繁育;1983年保山地区有1770只山羊发生口蹄疫,死亡189只,死亡率达10

6、.67%;1989年保山地区有1245只山羊发病,死亡245只,死亡率达19.59%,造成损失极大。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而最重要的是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主要传播方式是由水疱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向外界散播病毒,污染牧地、饲草、饲料、饲养用具、水源、场地、运输工具等,往来人员、非易感动物(狗、马、野生动物、鸟类等),尤其是未经消毒处理的病畜产品(肉品、头、蹄和皮毛)、空气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特别是在温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高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远距离的空气传播。口蹄疫的流行还与季节气候条件有密切联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往往是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

7、季减轻,夏季平息。据大量资料统计,口蹄疫的爆发流行具有周期性特点,在一个地区每隔数年就流行一次。70二、临床症状典型症状是发热和在口腔粘膜、乳房以及蹄部皮肤上出现水疱。病程可呈良性、恶性或并发症性经过。羊的感染率低,病羊口腔粘膜上可见到水疱、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绵羊和山羊病的潜伏期为1~7d,平均2~4d。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跋行。口腔的水疱多发生在口膜,舌上水疱少见。山羊口腔病变比绵羊多见,水疱多发生在硬鳄和舌面上。山羊口蹄疫多呈良性经过,病程10~14d,但有时发病率较高,病情呈恶性经过。整个口腔粘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